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转世岁月-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才还有呢?怎么就不见了!?”瞪起大眼回忆一下又说:“准是刚才进来的两个人拿走了?”贵子跑出小吃部,没有见到拿包的人,心里急得要命,主要是里面的德式七倍望远镜,那时从营部的武器库偷借的。围着外面转了一圈,忽见一擦皮鞋的摊点上放着一个手提包和自己的一摸一样,贵子来不得打招呼,快抓起打开拉链,里面空空如也,只得给擦皮鞋的老头道歉说明原意。

    好在买票的现金没有在提包里面,是贵子买饭之前就拿出来了,要不返回的路费都没有了。两人后悔的不行,特别是丽蓉自责自己没有看好。此时两人没有一点食欲,恐慌的心情取代了旅游的愉悦。

    四根文明棍算是贵子丽蓉两人旅游的纪念品,带回了营房。

    求点击,推荐,收藏。



………【第四十七章 白血病死亡】………

    转眼间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全团接到上级命令,执行外出施工任务。

    贵子没有跟随大部队外出,成为留守队伍中的一员。

    上午去军务股报表,顺便去机要室看望老乡王中明。

    “咚——咚——咚——”贵子对着机要室的防盗门轻轻的敲了三下。

    间隔三秒敲三下是贵子和王中明的暗号,有点像地下党接头。

    “啪”的一声响,防盗门打开了,贵子迅进入随后把门关闭。

    王中明手拿一个绿色塑料拍正在饶有兴趣的追打着苍蝇,贵子敲门时刚好拍死第二只苍蝇。

    贵子见状忙问:“房间这么严实哪儿来的苍蝇?”

    王中明笑着说:“我放进来了三只,已被我消灭了两只,你看这只顽敌都没力气飞了。”又是“啪”的一声将第三只苍蝇拍在了绿色的防盗门上。

    贵子说:“看来你是闲人无事装忙人。”

    王中明笑着说:“脑袋迷糊,刚才写想点儿东西,半小时蹦出两行字,有点烦了,活动活动早点儿灵感。”

    “那你还不如出去找点儿活干。”贵子说。

    “干活与打苍蝇是两码事,干活多机械,打苍蝇即开动脑筋又活动筋骨,得讲究战术,得猜它往哪里飞,我是在苍蝇飞行中歼灭之。”王中明随说随给贵子倒了一杯水放在桌角上。

    “最近有什么新消息?”贵子有心无事的问着,他每次来都是没事找话说。

    “有,刚才我还想给你打电话来着,叫苍蝇闹得忘了。”

    “拉倒吧,还苍蝇闹的!是你不务正业引蝇入室,快说什么消息?”贵子催促着。

    “今天我看到一份师部下各团的通知,专业兵种满三年的士兵可报考士官院校。”

    贵子从没听说过“士官”一词,好奇的问:“士官是什么官?”

    “从通知文件上看‘士官’是专业技术人员,到底是什么官搞不清楚。”王中明认真的说。

    “既然带个官字就比兵大一级,你随时掌握动向,我们一块报考怎么样?”贵子问王中明。

    “哦,我也这么想,不过现在通知还没下,口风紧点。”王中明嘱咐贵子。

    “明白!”贵子兴奋地说,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大概过了两个礼拜,四十多人参加了团军务股组织的初选考试。

    参加初选考试的人员是团营连的骨干分子,大部分都是在领导身边工作的。

    贵子和王中明当然也在其中,并且考的成绩名列前茅,贵子第五名,王中明第三名。

    如此理想的成绩他们两人心照不宣,是王中明透露给贵子一道大题,并对贵子说:“也不能考的分数太高了,免得让领导产生怀疑”。

    这就叫做贼心虚,贵子再明白不过,军务部门出题,王中明想考一百分都是有可能的事,他想考多少分那是他自己分寸的把握,作为老乡能透漏给一道题就是相当大的情分,人不能不知足。

    军务股选出前二十名同志参加军队院校的正式考试,各个技术专业有名额分配,在报考专业申请表上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志选择了司务长这个专业,究其原因自然是实权的诱惑。

    军务股只好让前十名的同志优先选择专业,剩下的专业再由后十名同志选择,实在无选择的余地也就认了。

    贵子本来选报的司务长专业,是本营四连的杨志找到贵子说:“书记员,我们两个换一下专业吧?你学通信和学司务长都是从零开始,我代理司务长快两年了,你看行不行?”

    贵子考虑杨志说的在理,再说同在一个营,平时关系也不错,就扬了风格爽快的答应:“行!”。就这样把司务长的专业让给了杨志,自己选择了通信专业。

    正式考试两周后,录取通知书就下到各团,贵子所在的团参加考试人员录取率打到百分之九十八,贵子和王中明如愿以偿的迈进了军队院校的大门。一个南,一个北,分手时两人谁都不会想象到再次相聚竟是八年之后。

    院校的生活是紧张的,也是有序的,课间的二十分钟休息时间大家也忙得不亦乐乎,上厕所,回宿舍喝水,去卫生所看病拿药,再没事了就疯闹一阵直到上课铃响起。

    卫生所离贵子班级教室很近,不到三十米,很多同学课间去看病取药,门口挤满了人。

    一般都是头疼闹热,肚子疼,嗓子疼之类的病症。嗓子病痛的最多,那喉咙片凉嗖嗖的还带点甜味,对人身体无副作用,含在嘴里或着“咯嘣咯嘣”嘴爵都行,和吃糖块除味道和形状略有差别,其他基本一样。

    大家乐此不疲,走顺了腿,说顺了嘴,但多数情况下喉咙片供不应求,跑三次能讨到一次就烧高香了。

    贵子所在班级有名四川籍同学刘邦权,最近一段时间天天跑卫生所,他的病症比较单一,不像其他同学今天头痛,明天就肚子疼。大夫问他什么病时,他总说:“烧得厉害,冷的抖”。到底烧到什么程度大家都不知,但见他有时冷的打颤,大夫便给他包几粒退烧的药打出门。

    一月以后,刘邦权的齿龈、口腔出血,大夫才建议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之后,把卫生所的大夫惊得双眼大睁,‘白血病晚期’。

    刘邦权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院的领导,院校的领导频繁出现,对刘邦权的病情非常关心,令刘邦权很感激,但他还不知病情的严重随时都可能夺走他的生命。

    真的是晚期了,入校三个月零十天刘邦权就离开了人世,最后一次昏厥醒来睁开双眼时,身边都是军人,没有一位亲人,带着对未来前途的美好憧憬再次闭上了双眼,踏上了去往天堂的列车……。



………【第四十八章 多才多艺】………

    第四十八章多才多艺

    一、二、三、四——”。贵子带头喊着口号。

    队伍很长,一百二十号人,由两个班级四个区队组成。

    贵子是区队长,今天由他值班带队。

    “啪、啪、啪……”。皮鞋敲打水泥地面的声音随着队伍的前进不断重复着。

    整齐划一的军装,训练有素的步伐,威风凛凛的队伍,让带队伍的贵子甚感自豪和荣耀。

    “稍息,立正——”贵子整理着队形。

    “报告李教员,二中队集合完毕,应到一百二十二人,实到一百二十一人,请假一人,请指示!”贵子宏亮的报告声音刚落,就打起规范的敬礼手势。

    按照李教员的体育课安排,各单位以班组为单位带开*练班队列。先是两个班级分别带开,然后班组再从各班级队伍中分离出来,十二个班组分布在整个*场,每个班组占有一块阵地。

    炎热的七月份,光线射在地面水分慢慢蒸,地面越来越热。大家头顶烈日,人人脸上汗珠直淌,没有班组长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擦拭,严格的军校纪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场靠近马路的一边,一排杨树的阴影地段是训练的最佳阵地,只有几个班组赶上了地里优越的条件,享受着幸福的时光,这让挥汗如雨的其他班组羡慕的要死,只盼里教员下令交换场地训练,轮流享受大自然带给的恩惠。但只是盼望,李教练根本不会下令。

    军队的实战会遇到比现在更恶劣的天气,狂风、暴雨、冰雹甚至过膝的大雪,这点苦都吃不下,谈何军人?李教员是明白这些道理的。

    大家好不容易挨过二十分钟,到了课间休息时间。李教员组织各班组成方阵队列在一块树荫较大的地方坐下来,有了树影的呵护,大家顿感凉意。地面温乎但不烫屁股,也算得上*场最好的临时栖息地段。

    “胡小龙给大家唱歌!”李教员提议。

    大家一阵掌声,一阵欢呼,唤出了胡小龙。

    胡小龙站起来走到方阵队列的前面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给大家唱一西游记主题歌。”话音刚落,又响起一阵掌声,还有人提议胡小龙唱董文华演唱的望星空,热闹声未止,歌声即起。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

    胡小龙的嗓音浑厚、清亮,毫无杂音,虽然没有音乐伴奏,但真情的清唱照样把歌曲演绎的犹如身临其境。大家听着歌声,眼前仿佛是一块天然幕布,唐僧,悟空,沙和尚的身影在上面晃动……

    胡小龙清瘦的身材,长条脸上颧骨明显突出,人长得谈不上标致,但多才多艺,不但音乐有所造诣,书法在全校来说无人能敌。草书、行书、楷书各有千秋,尤其以草书见长。大队搞文艺活动或者春节写对联时总少不了他的身影,大笔一挥,“刷刷刷”一气呵成,在场的人看的目瞪口呆,要不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一行行龙飞凤舞,飘飘洒洒的毛笔字出自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之手。

    胡小龙的左手还写的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硬笔字和毛笔字比较逊色不少,因为是左手书写,大家也能接受他的美中不足。

    听胡小龙说他的毛笔字功底多亏了他爷爷的幼年启蒙,他六岁时就在爷爷的教导下练习书法,那时年幼贪玩,经常弄得满手墨汁,无意中摸成大花脸,能逗得爷爷哈哈直笑。

    体育课结束后,贵子将队伍带回了中队居住区。

    “高富贵,下节音乐临时调整为劳动课,到果园摘苹果,只允许吃,不能往兜里装。”黄队长给贵子下达了课时调整命令。消息一传开,大家手舞足蹈,恨不能马上进入果园吃个够。

    果园在院校的东南角,面积不大,三亩地地左右,周围用铁丝网围着,平时里面有人看守。

    专业的果树种植人员,侍候的果树枝叶繁茂,硕果累累,红红的苹果散着香甜的味道,让人垂涎三尺。

    贵子曾经带领一二区队的学员进去拔过草,那还是果树结果很小的时间段,果子酸酸的,涩涩的,不是大家不想吃,实在是放进嘴里难以下咽,也就失去了品尝的**。后来果子成熟了,有青变红,有红变紫红,大家看的眼馋就是没人去动一下,尝一口,原因很简单,考一次院校不容易,就怕有点瓜葛,影响自己的前程。

    果园的木门是有木板定成的,风吹日晒雨淋,木头变黑变糟,脚一蹬就断,形同虚设。大家从打开的一扇门中鱼贯而入,各自选择一棵树,手忙嘴爵忙活开来。来不及水洗,有的用卫生纸擦,有的用衬衣的前襟擦,经过比较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办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