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的遵令!”牢头、牢卒应声而去。
时间不大,两人各提一盏灯笼而来。先是牢卒从洞口进去,接下来是牢头、袁师爷和刘丙仁。他们沿着台阶到了底部,却见里面十分宽敞,墙壁、上顶和地面,都由砖头砌成,构造非常坚固。他们没有多欣赏,也没有多想,便沿着地道向前摸索,一直行有几里路程,才到尽头。沿台阶而上,爬出洞口一看,却是一片土丘和树林。树杆高大,枝叶茂盛。几人观看一番风景,慨叹不已。
袁师爷无奈的摇摇头:“不知这条地道是何年何月建造?给了神偷手和不明身份的人逃脱,此乃是天意啊!”
刘丙仁沉默一会,面无表情道:“那个小偷跑掉也无所谓,只是那个不明身份的人逃走了很可惜。万一他是朝庭要犯,或者是有来头的,对我们很不利的。”
“事到如此,只能暂且收场,等去京城人回来再作定夺。”袁师爷建议道。
“好吧!打道回府。”刘丙仁作出决定,“为了不惊扰市民和保守机密,我们仍由地道反回府衙。”
他的建议,下属只能唯命是从,各自进了地道,依旧封好洞口,按原路返回。到了牢房里,将洞口盖好,吩咐袁师爷和牢头牢卒:“这间牢房从今往后,不允许再放犯人进来,避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下属遵令!”袁师爷、牢头、牢卒异口同声回答
再说那名公差奉刘丙仁之令,怀揣一封家信,去京城见顺天府承刘志选送信。沿途免不了风餐渇饮,晓行夜住。非止一rì,这一天上午,公差已到京城,他心想:“打听刘府,知道的人一定很少,而顺天府知道的人肯定多。我不如去顺天府见大老爷,将知府大人的家书交给他。”
想到这里,公差翻身下马,问几位上年纪的人,人们将顺天府所在的位置指给他,他千恩万谢,骑马直奔顺天府而来。行走半个时辰,已到顺天府大堂门前,翻身下马,将马拴在门旁孙的壁柱上。径直来到门口,却被门卫挡住了去路。
“干什么的?这里是顺天府大堂,闲人不得入内。”门卫制止道。
“顺天府大堂又怎啦?又不是皇宫内院?”公差理直气壮,说话硬邦邦的,“我要见府丞大人,有一封家书必须亲手交给他。”
门卫见来人官不大,架子可不小,上下打量公差一会问:“你是府承什么人?说话如此硬朗?”
“在下乃是淮yīn知府的侍从,奉知府大人之令,来给府丞大人送信的。”公差道。
“既然是令公子的信函,在下怎敢阻拦?走,我带你去见府丞大人。”门卫挥一下手,领着公差进了顺天府大堂。
此时,刘志选正在文书案旁翻看账本,只听门卫恭恭敬敬道:“府承大人,令公子派人送信来了。”
刘志选听后,立即合上账本,抬头打量公差片刻,问:“你是淮yīn知府派来的?”
“回大人话,正是令公子派来给您送家书的。”公差回答。
刘志选招了招手:“呈上来!”
“是!”公差将信函双手呈到案桌前。
刘志选伸手接过,看了看封面上的笔迹,点了点头。然后拆开封皮,取出信笺,从头至尾阅读着,不觉喜形于sè。公差在一旁观言察sè,从刘志选的面部表情看,猜测那个不明身份的人,一定非常重要。当刘志选看完信后,迫不及待问:“府丞大人,刘知府捕捉的那个犯人重要吗?”
“重要,非常重要!”刘志选放下信函,解释说,“根据信中描述的犯人服饰、金牌、银锭、年龄及相貌特征,乃是湘怀王朱由栩。”
“既然是王爷,怎会一人行走江湖?而且浑身是血?”公差质疑问。
“说来话长,这件事要从九千岁攻克政敌说起。”刘志选不慌不忙,将魏忠贤如何派厂卫到几个王府卧底,又如何施美女计,而被信王识破,杀死了jiān细及几名宫女;激起魏忠贤假借皇帝之名,派太监去王府送毒酒,诡计又被识破,而导致正阳门之战等一系列之事说了一遍。
第十五章 洪泽湖落难(五)
公差听得直咂舌头,真想象不到京城看起来平平安安,其实,官场中勾心斗角,矛盾激化,杀机四伏,让人触目惊心。公差慨叹道:“看来几个王爷在正阳门之战中,被神仙救走的?”
“神仙之说只是个传说,谁也没看见神仙长什么模样。”刘志选顿了一会,继续道,“不过从发生的种种怪异现象看,又不得不让人信服。记得斩首张太师和张皇后时,本官为监斩官。当三通炮响之后,刽子手大刀已举起,就是砍不下去。正值本官要发雷霆之怒时,天空突然响起一声惊雷,紧接着一只腋生双翅的飞豹凭空而降,直扑监斩台而来。当时我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躲藏。继而是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待风平浪静,一切恢复正常时,犯人已不见踪影。正阳门之战,也是这样的结局,双方打得骑虎难下之际,一阵狂风之后,几个王爷、包括没有战死的家丁女眷,消失得无影无踪。”
公差听到此处,迫不及待插嘴道:“怪不得那个小王爷浑身是血呢。可是,神仙既然救了各位王爷,为什么不让他们在一起?而仅有朱由栩一人落在淮yīn城中?小的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
“我等是凡夫俗子,怎能知道神仙的用意?”刘志选无奈的摇摇头。
公差观察着刘志选的举止言谈,试探问:“府丞大人,小王爷朱由栩已落网,该如何处理他?是就地正法?还是押往京城?”
“这件事,九千岁早有定夺。”刘志选道,“前些天九千岁在上早朝时,已明确作出指示,向各省府县下了公文,不遗余力捉拿逃犯。如有谁能亲手捉住小王爷的,赏黄金一百两,白银一万两,并解押往京城。”
公差听后,喜得像庙堂里的木鱼——合不拢嘴,笑吟吟道:“如此说来,我家大人得了一笔丰厚的赏金,我们当差的也能啃点元宝边子了?”
“那是当然的,只要是真正的小王爷,凡是在职的府衙人员,都有一笔可观的赏赐。”刘志选挥了挥手臂,“这里不可久留,你得抓紧赶回去。将这一消息告诉丙仁,去迟了,人没到淮yīn城,公文有可能先你一步到。”
“那我昼夜兼程,马不停蹄,争取在公文到达之前赶回淮yīn府,向知府大人报告这一特大喜讯。”公差向刘志选拱拱手,告辞而去。
却说淮yīn知府刘丙仁与袁师爷为朱由栩逃脱而耿耿于怀,更期盼去京城报信的公差早rì返回,能为他俩带来确实可靠的消息。
这一天上午,刘丙仁与袁师爷正在府衙大堂书案旁闲聊,众公差按部就班,立于公堂两旁。正值这时,只见去京城送信的公差跌跌撞撞闯进大堂。刘丙仁、袁师爷和众公差,不约而同将目光投过去。只见他衣衫不整,灰头土脸,一付疲惫不堪的样子。
刘丙仁见此,于心不忍,以关切的口吻问:“你京城之行,信送到家父手里了吗?”
“送。。。。。。送到了;大老爷亲手拆阅。”公差边擦着脸上汗水边回答。
“家父有何说法?”刘丙仁进一步追问。
“好事,大大的好事。那个不明身份的家伙,乃是湘怀王朱由栩。”公差已平静下来,将魏忠贤攻克政敌之事叙述一遍。最后道,“为了重赏捉拿王爷的人,九千岁已向各省、府、县下了公文,凡是捉拿王爷归案的,奖赏黄金一百两,白银一万两。大人,您这份赏金是拿定了;我们这班当差的也能分点红利钱呢。”
众人听后,面面相觑,脸上涌现出惋惜之sè。袁师爷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唉!怎么会是王爷呢?看来我们命薄,没这个福分得那笔赏金。实话告诉你,那个小王爷第二天就越狱逃跑了。”
“逃跑了?”那名公差好像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追问,“这是真的吗?”
“干嘛要骗你?千真万确啊!”袁师爷再次证实道,那一脸惋惜和无奈,使那名公差不得不信以为真。
“看来,我是白跑一趟京城了。”公差摇摇头,自言自语,“想讨点赏钱是不可能了。举头三尺有神灵,王爷命大福大造化大,处处有神灵保佑他。”
刘丙仁见他哭笑不得的样子,心里也过意不去,安慰道:“你京城之行,风餐露宿,辛苦是难以言预喻的;这样吧!本府作主,多加你一个月的薪水。”
“谢知府大人开恩。”那名公差抱了抱拳,脸上渐渐恢复己了常态。
这时,袁师爷进言道:“大人,在下有一个建议,不知能否执行?”
“说出来听听?”刘丙仁目视着袁师爷,着聆听状。
“现在小王爷刚走几天,再加上身无分文,不会走多远的。一定还在我们的辖区内,我们何不借助两淮卫所军队的兵力进行捜捕?”袁师爷建议,“有卫所兵力相助,量小王爷插翅也难逃。”
刘丙仁听后,摇了摇头:“不可以,行政无权动用军队;府级卫所的军队服从省级督抚调动,而省彶都指挥使,又归朝庭五军都督府统领,而五军都督,只有带兵权,却没有调兵权,一切调兵遣将由兵部决定。如果越俎代庖,私自调兵,轻则撤职查办,重则掉脑袋的。”
“大人言重了;我们只是借助卫所的兵力搜捕逃犯,也不是带兵打仗,不会有事的。况且,在我们辖区行动,不会干涉到其它区域,省抚不会过问此事的。”袁师爷说得合情合理,让人无可挑剔。
刘丙仁想了想,觉得袁师爷的话也在情理之中,便吩咐一名公差:“你去卫所一趟,将贾洪柱指挥使请到知府衙门议事。”
“遵令!”那名公差领命而去。
大约过去半个时辰,淮yīn府卫所指挥使贾洪柱,骑马随公差来到知府衙门前,翻身下马,公差上前接过马缰绳,拴在将军柱上。
这个贾洪柱,乃是魏忠贤四十孙之一,朝庭顾命元臣贾继chūn儿子;与刘丙仁父子,都是阉党人;此事表过不提。
刘丙仁和袁师爷见贾洪柱到来,即忙迎出大堂。刘丙仁满脸堆笑,抱拳施礼道:“贾大人别来无恙?刘某有失远迎,请多包容!”
“包容谈不上,都是同僚,彼此理解就是了。”贾洪柱抱了抱拳,以作回敬,“不知刘大人叫在下来此有何指教啊?”
“贾大人如此说法折煞刘某了,在下有要事请您过来协商。”刘丙仁做个手势,“请府衙内叙话,贾大人请!”
“刘大人请!”贾洪柱挥手回敬。
彼此谦让着,最后只得携手而进。随即拥为上坐,又沏上香喷喷的茶水。
刘丙仁没急于说出事情真相,而是端起茶杯,微微一笑:“贾大人请喝茶!”
贾洪柱端起杯喝一口,开门见山问:“刘大人有何事尽管说,来个快刀斩乱麻。贾某办事不需拖泥带水,一项喜欢雷厉风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