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门娇-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娇的话也没有说完,她继续飞快的说了下去:“听王妃娘娘说,小郡主的身体不好,因为忧伤几度卧床不起,所以平南王妃想把她送到我们府上来将养;”

点娇说到这里悄悄看了一眼红袖:“王妃娘娘还说,她要守孝不能离开,可是王府只有小郡主一点血脉,又不能不顾;只是平南王府势微,京中已经没有几家至交好友了,只能求到我们家头上;请我们家看在我们原来那位老姑奶奶的面子上,伸手帮一帮她们孤儿寡母。”

点娇后面的话是学着平南王妃的语气说的,听上去很有些凄婉,令人不忍拒绝;不过她说完之后,却狠狠的啐了一口。

“当初,我们求他们冲喜之时,这位王妃娘娘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说我们太不把他们王府当回事儿了,说郡主怎么能冲喜;也不见她看在我们老姑奶奶的份儿,救一救我们五爷。”

红袖听完之后心沉了下去:平南王妃送小郡主来,并不只是为了调养吧;千里迢迢的送女儿进京调养?

“郡主的身体如何?”她还怀着一丝希冀,不想把人想得过坏了;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王爷府怎么也不能来依附侯爷府吧?

“脸色有些白,身形的确是瘦了一些,不过却不像王妃娘娘所说的那样病重;我们偷偷年小郡主,她走动行礼说话与常人无异。”映舒的话中也通出了几分鄙夷:平南王府的所图,她一个丫头都能看出来。

红袖想了想,认为沈家不会答应下来:不为其它,只因为曾经有过婚约,他们沈家便不好留郡主住在府中。

“袖儿。”沈妙歌自外面进来,他的脚步很沉稳,面色很平静:“你们几个先出去吧。”他的身上已经完全不见了上午时的烦恼,与中午高兴时的跳脱。

点娇与茶香等人一礼都退了下去,韵香却拉着茶香去寻赵氏了:有些事情,也许要遣人去将军府送个信儿——那平南王府,是来者不善啊。

沈妙歌坐到床上,看了床几上的东西两眼:“你在备回礼?”很闲适的口气:“也不必太贵重了,这里面有几个人是真心实意的?我们趁此生受些好处正好;二叔父那边倒是值得多费些心思。”

红袖也陪着他闲话起来:他不提的事情,她也不提。

沈妙歌终究有些忍不住了:那位郡主来了,袖儿好似不在意呢;他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起来:“袖儿,平南王府来人了。”

“我听点娇说了。”

“那,嗯,没有什么事儿了。”他原本想安慰红袖的话,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于是他更加气闷,有了一些不快。

“我听说,那位郡主是你原来订过亲的,是不是?”红袖瞄了他一眼,逗他:“你的郡主娇妻来了,你没有去偷偷瞧两眼?”

沈妙歌闻言一扫胸中闷气,把一肚子的话一股脑说了出来:总之,他根本没有见过那位郡主,而且也退了亲的,同他没有半丝相干;祖父和父亲等人也不会答应平南王妃的过份要求等等之语;无非就是想让红袖安心。

红袖便只是微笑的听着,不断的点头:她原本就只是疑惑,担心倒是没有多少的——她已经是沈妙歌的妻子,三媒六证齐齐全全,有什么可怕的。

沈妙歌“安抚”了一番红袖之后叹道:“此事也不能说以后就没有麻烦了,那平南王府已经没有王爷,而且那位小郡主了得皇上封的郡主——平南王没有后嗣,皇家只等着郡主嫁人、平南王妃死掉收回平南王的封号吧?”

“我刚刚出去听人说,好像有什么要对平南王府逼婚,是什么人不知道;想想,平南王府还是有些家业的,那平南王妃总不会坐以待毙,她们母女真要被人暗中相逼,也许会再来罗嗦我们家也是说不定的。”

红袖闻言看了一眼沈妙歌:这一年来自己没有白费心思,当然,这小子还真就是块好料,所以稍加点拨便能闻一知三;他这么久才回来“安抚”自己,原来是去打听平南王妃来沈府的原委去了。

红袖并不担心:沈家只要不点头,一个失势的王府王妃并不能让沈家做出让步来。

沈妙歌却还有些担心的,因为他比红袖更加清楚皇家和朝廷;不过明就是红袖的生辰,他也不想让红袖多烦心,再说祖父他们也不会同意平南王妃的请求,日后就算有什么事情,他们也会想法子应对的。

红袖小夫妇便低头商议起还礼的事情来,一会儿便有说有笑起来,把平南王府丢到脑后去了。

就如红袖所想,沈家并没有答应平南王妃的要求,恭恭敬敬的送了她们母女出府。

沈老祖的却大半夜没有睡着,她眯着眼睛一直在想事情;同样没有睡着的还有沈老侯爷等人。平南王妃的到来,也让沈家某些人很高兴:沈府,太过平静了;可是他们却又不敢轻易起风浪。但是平南王妃这样被打发走,却让他们很失望。

红袖却睡得极熟,因为她累的:晚饭的时候,沈妙歌打发走了所有的丫头们,桌上的菜式也极为丰富,是赵氏特意做出来的;他要为红袖单独庆生。

第54章

沈妙歌待屋中只有他和红袖时取出了一只钗,一只算不上精致、漂亮的钗,而且还是木制的;他有些不好意思:“我原本想去给你买支钗的,可是后来想一想,认为不如我亲手做的心意足——你原来就说礼物在情在义而不在表像;只是我费了多半天的功夫弄好后,却又发现这礼物太过单薄了,也太丑了些,实在是不配你,只是时间……”

红袖听到这里一把抢过了钗来:“你不想给我了?那可不成!我一看就极喜欢,你再给什么我也不换的。”她还真的有了感动,心底软软的牵动了一下。

出身豪门侯府,沈妙歌想买什么贵重的钗都不算难事儿,而这样的一支木钗,却难能可贵了。

“那颜色还没有干透!”沈妙歌看红袖来夺,急急喊了一声,却还是有些晚了,那钗已经被红袖握到了手上。

红袖一看手中的钗,才知道刚刚沈妙歌小心翼翼不只是因为不好意思;现在,换成是她不好意思了,轻声道:“对不起。”然后又加上一句:“我真得很喜欢,谢谢你。”

沈妙歌闻言扭捏起来,他向外扭过去了半个身子,声音也低了几分:“不、不要紧;你喜欢就好。”不用看,他的脸一定又红了。

被红袖的手一握,整支钗的颜色便深浅不同了,不过这并不影响这钗的价值。

红袖看沈妙歌脸红之后,暗暗一笑起身仔细的把钗放好,又净了手才回来坐下;她再一次谢过了沈妙歌:这时终于知道沈妙歌上午不高兴,是因为不能单独为她庆生。

丈夫虽然年龄还很小,但也是她丈夫不是?加上今天是晚上沈妙歌的举动,红袖的心还真有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也因此,红袖说过谢谢之后,再也无话了,他们小夫妇之间更有些尴尬无言。

最终还是红袖暗暗啐了自己一口:居然被一个十三岁的小男孩弄得红了脸,真是越活越回去了;她倒底不是一个古代的女子,如此一想也就放开了,便先说话故意逗沈妙歌,沈妙歌三两个便被逗得急了,起身不依红袖:两个人玩笑打闹了一会儿,才安静的坐下用饭。

尴尬,终于消失不见了。两个人一面吃饭一面说笑,一顿饭用得十分畅快。

沈妙歌最终心情极好的回院子了:虽然今天不是袖儿的生辰,可是今天却是一个不一样的日子。

红袖睡得虽然极沉,却莫名醒得极早:平南王府的事情便自然而然的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她为此有些失笑,怎么会为了已经解决的事情不安呢?摇摇头,想摇掉那些莫名其妙的想法,然后翻了个身想再睡一会儿。

只是怎么也睡不着了,她干脆起床去练功了。

今天,是红袖的生日。

一大早上沈家的姑娘们便到了,一片的道贺声,冲淡了红袖心头的那一份不安。

沈大姑娘拉着红袖的手笑道:“中午我们不敢争的,一家人要一起为你庆生,都到老祖宗那里热闹去;晚上,你却要来我房里;如果你不来,嗯,你就等着姐姐妹妹……”她一扫旁边的几位姑娘,大家一起做张牙舞爪状。

红袖笑着应了并道谢:这一会儿,沈家姑娘们才真是活色生香,平日里她们太过文静了,观之虽然像画中仙子一般秀美,却失了一份生气。

姑娘们一起正在说笑,沈妙歌挑帘起来:“大姐姐和妹妹们倒来的早!可用过早饭了?”

沈大姑娘笑道:“没有!看你天天都要到袖儿妹妹这里来用早饭,姐姐嘴馋,也想尝尝妹妹这里的早饭有多好吃。”

立时,屋子里的姑娘们一起哄笑起来,都道没有用早饭,要尝尝红袖这里的早饭是什么味儿。

沈家姑娘们的打趣,只是让红袖的脸儿有些发红,沈妙歌却依然故我:他似乎只在红袖面前容易脸红。

“那就一起用饭吧。韵茶,可以摆饭了。”他好像根本就没有听明白自家姐妹们的玩笑。

一起用过早饭后,红袖和众人一起去给沈老祖请安。

沈老祖一看到红袖极为高兴,马上让人拉起她来,不让她叩那三个头:“好了,好了;俗礼不要了,你过来陪我说阵子话比叩头更让我高兴。”然后便让人把她准备的东西取出来给红袖。

红袖看到沈老祖给得四样东西都极贵重,便推辞了一番,还是由沈妙歌代为收下了,又引得屋里伺候的老人儿一番打趣。

沈太夫人等都在,红袖一一拜过去,自然是收获颇丰:虽然不比沈老祖,却也是些难得的好东西。

大家说笑了一番,然后便在沈老祖的院子里开了席面:花厅四桌,偏厅三桌,厢房里自然还有几桌的——是备给下人们的。

沈太夫人请沈老祖入席,沈老祖笑道:“走吧,过去一面吃一面说话才真正热闹。”

各屋的门全部打开了,坐在屋里一眼便能看到院子里:院子里已经搭好了戏台,戏班子的人也到了,都在一旁的厢房里装扮。

“老祖宗,太夫人,大姑奶奶和表姑娘们到了。”

听到丫头们的禀告,沈老祖脸上的笑意稍减,扫了一眼红袖才看向沈太夫人:“来了便让她们进来吧。”沈太夫人连忙轻轻摇头,示意不是自己请得沈大姑奶奶。

红袖听到沈大姑奶奶来了,很无所谓:来就来呗,她是好意自己就接着,不安好心?今日也不用自己想法子打发她。

而且马家两位姑娘都是极好的人儿,在沈府住的时候同红袖还是不错的,能看到她们姐妹,红袖还是有些许高兴的:她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的人算得上是手帕交的也只有沈、马两家的姑娘们。

沈大姑奶奶进来之后,先给沈老祖等人见礼,然后便向红袖说了两句吉祥话,让人送上一些贺仪来;贺仪倒是让红袖小小的吃了一惊,小气的沈大姑奶奶这次拿出来的东西很能见的人。

红袖上前拜谢了沈大姑奶奶,她让茶香接过那些贺仪时,不经间看到门边立着的一位姨娘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东西绝对是好东西,红袖不明白她一个姨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色,便暗示了一眼韵香:这位姨娘虽然看着眼熟,却并不知道她是谁,甚至不知道是谁房中的:红袖对于沈府各房的妾侍们还真是分辩不清,没有记住几个人。

终于入了席,红袖坐在了沈老祖身旁,同席之人除了沈妙歌的几位婶娘外,还有沈大姑奶奶。

沈大姑奶奶今儿倒是待红袖极为不错,没有说什么让她难堪的话,也没有给她什么脸子看;几位婶娘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