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阀-第7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成卫深吸一口气,显得很高兴:“拿下大名,我们这趟就不算白来,徐郡王处也有交待了。”

“接下来怎么整?往南还是往北?”杨再兴问道。

“把大名府扫荡一遍,然后往南走。大名事情一出,北边的金军很快就会反应,我们没必要去碰硬的,专捡软的捏。”李成卫笑道。

“那就往当年徐郡王一战成名的紫金山浮桥打,好叫中原的金贼晓得什么叫魂飞魄散!我八千骑就搅得他河北不得安宁!”杨再兴也难得地露出笑容。

这两个正跟没事一般商量着后续计划,突然,阵里传出一阵欢呼声,两人疾视之,原来是大名南门洞开!弟兄们突进去了!

杨再兴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将枪一挑,大笑道:“哈哈!成了!走,进城!”

撒乌可能怎么也想不到,西军“先头部队”就凭着简易的器具,用了不到半天时间就攻破堂堂大名城!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西军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破城,还得感谢他的昏招,把毫无作战经验的民夫武装起来当人墙!

非但没能挡住西军,反倒是把金军连累得够呛。数百女真兵和千把汉签军,最后几乎是被溃退的民夫们裹胁着败下城来。很多人都跟西军交手的机会都没有……

城墙失陷,城门洞开,大名城破已成定局。西军进城以后,撒乌再没有任何胆气作困兽之斗,他下令焚烧屯积在城中的军需物资,带着几十名女真兵从北门突围逃走。进入馆陶县境内时,被追骑赶上,从他以下,无一幸免,全部作了宋军刀下之鬼!

第七百六十一章 发大财了

十月,对大宋来说可真是好日子。各个战场上都是捷报频传,先说近的,韩世忠和岳飞合师击败了赤盏晖,夺取开封外围的一个重要据点,邓州。而折彦质率领的折家军已经进驻颍昌府,刘家兄弟率领的淮西军重整旗鼓之后,打得也是顺风顺水,已经攻到亳州,只差一步就进开封府。

此时,宋金两军的势态是,宋军三路朝着一个目标推进,故都东京!而且,在韩岳二将的神武后军拿下邓州汝州之后,三路宋军已经对开封府形成了合围,只放出一面,那就是黄河。

应该说,眼目下的形势对大宋来说是极有利的。人在镇江“督战”的皇帝赵谨似乎也受到了鼓舞,亲笔降诏给前线的折郡王,可劲地褒奖了北伐将士们一番,并许诺光复故都以来,朝廷将不吝惜重赏!至于宰相徐良,那更是春风得意,自朝廷南渡,前前后后换了多少位宰相?除了耿南仲吴敏之流,谁不想光复故都,收复中原?可又有谁作到了?只有他而已!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彪炳史册。

与朝廷里的乐观所不同,前线的将领们保持着清醒,尤其是折彦质。上次他贪功冒进,大意轻敌,教训实在太深刻。所以这回,他分外小心。现在,三路宋军虽然攻势顺利,收复了大片领土,但他却晓得,中原金军的主力还没有被消灭,当初想吃掉岳飞一军的金军部队又缩了回去,看样子,是想拉长宋军的战线,在开封府境内,打一场大会战。

这不是没有可能,三路宋军中,折家军是从江南西路出发,淮西军是从淮南西路出发,神武后军虽然近些,但三路兵马的后勤补给,基本上都在长江南岸。而中原乃四入之地,金人又拥有马军的优势,这场会战如果不能确保胜利,那么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正是基于这个考虑,折家军作为最先突破金军防线的一路,却一直在颍昌府按兵不动。折彦质作为南方宋军的统帅,是想协调三路宋军的步伐,同进同退,以免出现孤师深入的情况。有鉴于此,他发命令给韩世忠和岳飞,让他们夺取汝州之后,不要直接打往开封府,而是来颍昌会师。同时命令淮西安抚使刘光国,让他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等到神武前军和神武后军进入开封以后,淮西军方可入境。

在金军方面,对于邓州的丢失,乌延蒲卢浑虽然对赤盏晖大发了一通脾气,甚至威胁要怎样怎样,但实则在他心里却是早有准备的。此次宋军北上,是经过周密策划和准备,其锋芒不可阻挡。而且在中原大地上,宋金实力失衡,大金国的主力都摆在西部,对付徐虎儿和契丹人。他握着几十万二线部队,实在只能勉力维持。

但这不代表蒲卢浑就认栽了,此次宋军的统帅折彦质曾经是他手下败将,这个人在南朝虽然号称功盖当代,与徐卫齐名,但蒲卢浑认为,折仲古是徒有虚名。面对着一片悲观的情绪,甚至有人想放弃东京,紧急渡河北上。蒲卢浑不为所动,鹿死谁手,现在还是未知之数。他在开封境内集结了八万精兵,欲与十八万宋军来场硬碰硬的较量。

十月下旬,双方都在作着最后决战前的准备。韩世忠岳飞顺得夺取汝州之后,按汾阳郡王折彦质的命令,往颍昌府集结,聚精兵十万,择期进发。此时,如果他们知道徐卫已经替他们把中原金军的后方给搅成一团乱,只怕乐得合不拢嘴。

大名府

虽说现在距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月,但大名的百姓已经开始提前庆祝了。不过不是庆祝什么佳节,而是庆祝大名府在沦陷多年以后,首次被官军光复。尽管脑袋剃成了秃瓢,衣服都改成了左祍,但根值在骨子里的东西是变不了的。

大名百姓如今出门见面,就跟过年一样互道恭喜,恭喜什么?恭喜苦难到头了!当然,他们也没有忘记是谁将他们解救出来,地方上的士绅等头面人物组织了相关人员,去拜会李成卫和杨再兴等高级将领,并送上百姓们的心意。

这倒让杨李二将有些不太适应,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诸如徐郡王,马参谋,张机宜他们该出面干的事情,他们实在不擅长此道。只能一个劲地跟人家说,没啥没啥,应该的应该的。其实他们现在才不在乎百姓送的那仨瓜俩枣,当然人家一片盛情这是不含糊的。只不过,撒乌逃离大名城时,曾下令放火烧毁屯积在城中的军需物资。可西军手快啊,没等火势起来,就给它浇灭了。更着急的,则是大名百姓,家里的锅碗瓢盆,马桶水桶都用上,因为那正是从他身上榨取的血肉,民脂民膏!

粗粗一合计,从火里救出来的粮食,足够一支十万人的军队吃两个月。军械器具,足够装备近万人,而最最让人眼红的,则是财物。

众所周知,金国到现在为止没有发行自己的钱币,女真人只认真金白银或者贵重的纺织品。大名府作为中原金军的后勤基地,屯积了数量巨大的财货。经过统计,银有十七万两,绢有六万多匹,还有从河北百姓那里的收刮的铜钱,数目就实在统计不出来了。

可以说,河北的民之膏血,基本上就在这里了。这笔数目庞大的物资如何处理,着实让李成卫和杨再兴伤神。自然,他俩不会不沾,他们不是两袖清风的,道德高尚的士大夫。但数额实在太大,吞你是吞不了的,分你也分不完,而且也不可能这么干,徐郡王面前没法交待。

可是,运你也运不走,接下来还有作战任务,要是全军都大包小包带着财物,那也甭打仗了。但不处理,万一金军打回来,不又还给人家了么?

李成卫杨再兴一合计,粮食就算了,老百姓也给坑得够苦了,让地方上组织一下,分了去。至于钱财军械,咱们赶紧通知磁州的步军,麻溜地往回运,能运多少是多少。

第七百六十二章 淮西军

亳州

这个地方本来不太知名,不过因为宣和年间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它人尽皆知。那就是道君皇帝在金兵即将兵临东京城下时,为了撂挑子跑路,仓皇传位给赵桓,然后就想脚底板抹油开溜。但又不能明说是逃跑,于是找了个借口,说是去亳州烧香。

不难看出,在崇信道教的赵佶一朝,亳州肯定是有重要的道观。事实也确实如此,亳州有太乙宫,是一座规模庞大,香火鼎盛的道家胜地。不过,眼下这座道观已经化为一堆残垣断壁。只因淮西军进攻亳州,金军在撤退之前,放火焚城,烧了个一片焦土。

此时,仍旧可以看到街市人来如梭,不光有城中百姓,还有淮西军的士兵在负责巡逻。作为三路宋军中兵力最为薄弱的一支,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淮西军打得还是不错的。尽管一开始有曲折,但到目下,淮西军已经将淮南东西两路的绝大部分领土光复。数万将士现在也是士气高昂,只等着扑往故都东京。

在临时征辟来作帅府的一座民房里,淮西军高级将领们都在。上到淮西帅刘光国,下到刘光远,李显忠等,无一例外地出席。刘光国作为西军大将刘延庆的长子,刘光世的长兄,已经年近六旬,他一看就知道是吃行伍饭的,身材非止高大,更极为壮硕,纵使年近花甲,其威猛之气不曾稍减。

往那里一坐,就跟半截铁塔一般,身披铠甲,腰悬佩刀,两道眉毛往上挑,如剑一般,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这位有一把关二爷般的长髯,进来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主帅。在他下首,是他弟弟刘光远,也就是何灌的女婿,四十多岁,端得是好相貌,比起他威猛的兄长,这位更显俊秀一些,即使到了壮年,却仍旧当成起一个“俏”字。无怪乎,眼界之高如何书莹,也下嫁给他。

在刘光远的对面,则是党项名将李显忠,本名李世辅。这次淮西军出征,他当仁不让的居功至伟,麾下将士无不奋勇争先,尤其是他的部将王德,每战必身先士卒之前,极其剽悍,勇不可挡。

此这三位主要将领以外,其他中上级军官都出席在这个场合,看起来似乎有重大军情需要讨论。

刘光国闷坐在上首,他面前的帅案上摊着一纸命令。那是南方宋军统帅折彦质的亲笔,只说了一件事情,就是让淮西军原地待命,必须等到神武前军和神武后军进入开封以后,淮西军才能动弹。折彦质这么做,一是考虑到全军协同问题,二是考虑淮西军作为三路宋军中军力最为薄弱的一支,有意让他们最后进入战局。不过,看刘光国的表情,似乎对这道命令不太满意。

“说说吧,人家折郡王来命令了,咱们怎么整?”一阵之后,刘光国开口问道。

李显忠和王德对视了一眼,都不作声,刘光远看到这情况,一挥手道:“哎,这是什么道理?凭什么让我们淮西军最后进入战场?这不是门缝里看人么?”

此话一出,有人附和。淮西军近来打得很顺,全军上下都士气高涨,当然不愿意屈居人后。刘光国听在耳朵,忽地冷笑道:“你们是没看出来汾阳郡王的意思啊。”

“兄长,这,这就是让我们最后进入开封,还能有什么意思?”刘光远不解。

刘光国笑而不答,转向李显忠道:“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么?”

李显忠摇了摇头:“我只看得出来字面上的意思,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大哥,到底啥意思?难不成这里面有什么名堂?”刘光远问道。

“名堂大了!”刘光国一拍桌子道。“我问你们,除了我们这一路打到亳州之外,其他两路进展如何?”

“听说,折郡王已经屯兵颍昌府,距离开封就一步之遥。估计,韩良臣和岳鹏举也是八九不离十。”有人回答道。

“这就是了,折仲古这道命令下得昧心!你们想想,中原淮东,如此之大的地盘,如今女真人怕是只剩下开封府和郑州两处了,这叫什么?这叫赶狗入穷巷,女真人已经没什么好蹦跶的了,我们北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