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恶犬天下-第6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徽婵又是气恼又是不甘,奋力提起剑来,再度直刺过去,而这次剑尖仍然偏出了尺许,她的前额却一头撞在了苹果上。

但听得“咯嚓”一声,板壁竟被撞破了一个大洞。“蛇翼剑”本是锋锐无匹的宝刃,朱徽婵连刺十余剑,墙上的木板也被扎了十多个透明窟窿,已破损不堪,摇摇欲坠,再经此一撞哪还承受得住,整面板壁顿时碎裂。

朱徽婵收势不住,连人带剑穿壁而过,船舱外面便是河水,眼看着就要直跌出去,厉虎一步抢上,伸手揽住小蛮腰将朱徽婵拉了回来,再顺手一抄,“蛇翼剑”已回到了他的掌中。

那只苹果连同着墙壁碎裂的木屑,却都落进了滦河之中。

厉虎笑道:“我说的是用剑刺,不是用脑袋撞,你虽撞中却是不算的。现在苹果掉到河里,你再刺不着了,这把剑也就不能送你啦!”

朱徽婵差一点落水惊魂未定,听了厉虎的话,又气得满脸通红。

“不送就不送,谁希罕么!我就知道你说的那些话都是假的,根本就不爱我!”眼泪在朱徽婵的眼睛里打转,立时便要流了出来。她一甩手用力挣脱了厉虎的搂抱,便向门外直冲了出去。

厉虎一把没有拉住,朱徽婵已然冲出舱门。他脸上一愕,喃喃自语道:“好端端怎么又生气了?哎,到底是公主千岁,可真是难侍候!”

※※※

五艘木船沿着滦河行驶了三十里,黎明才弃船登岸,往北而行,晌午进分,便抵达了万里长城的喜峰口。

相传古时有人北行,久而不归,其父四处询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口之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合葬在了此处。因而这座山谷便得名为“喜逢口”,后来又因谐音而被称做了喜峰口。

喜峰口一带地形突兀,北高南低,相差着数百丈,卢龙塞的关隘便建在两侧的峰峦之间,地势颇为险要。

卢龙塞在北境一带可算是较大的关隘,“百隆行”一行人由南面的大道行至,十里之外便能瞧见青石修砌成的高大关墙,而头上大明官军的黄龙旗正随风飘扬。来到了近处,只见数百兵马列队排列于关前,显是为了迎候他们的到来。

当先两匹马背上,一名面容清瘦的青衫文士,正是杨嗣昌,旁边黑面长须的将军,则是卢龙隘的守将余爵。这二人的身后是三百名骑兵,皆胯骑着战马,盔甲鲜明,全副武装,所列的阵势亦是颇为齐整。

在这些官军的侧旁,还有另外一支两百人的队伍,队中之人虽然皆穿短衫劲装,没有配戴盔甲,却一个个身型高大,虎背熊腰,腰间和背后挂着砍刀、巨斧等厚重的兵器,比那些官军更加彪悍许多。

这些人自是熊家的大罴部了。

在这群巨汉的前方,华不石一袭长袍,却显得颇为单薄孱弱,在他身旁的两人,一位白衣少女乃是司马如兰,而须发斑白的虬髯老者则是熊百龄。

太子和公主的车驾临近,杨嗣昌和余爵连忙上前叩拜行礼,而三百骑兵亦全都下马参见,在关前齐刷刷地跪了一大片。

待得这些人全都行礼完毕,华不石才走上前去,抱拳说道:“小民华不石,见过太子公主两位千岁。”

他并非官府中人,既然不在朝堂之上,按照惯例所行的只是江湖之礼。

太子朱慈烺未有举动,朱徽婵却几步蹦到了华不石的身前,一双大眼睛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道:“你就是那个又贪财,又好色,在江湖上恶名召彰的‘恶狗公子’啰?”

华不石的名声极差固然不假,但人们都只是在背后偷偷议论,敢当着这位大少爷的面直言的却是没有几个。

而他偏生还无法否认,只得讪讪道:“在下正是。”

此时厉虎已走到近前参见石头老大,一把拉住朱徽婵,道:“你莫要胡说。”

朱徽婵却将厉虎的手甩开,瞪眼道:“你这牛魔王也不是好人,本公主才不要你管!”

从二人的举止言语,华不石已看出了一些古怪,微笑道:“公主千岁,厉虎可有得罪了你么,我让他给你赔不是,好不好?”

朱徽婵道:“牛魔王小气得要命,我问他要一柄剑也不肯给,自是得罪了本公主!”

华不石道:“你可是要那柄‘蛇翼剑’么?那剑又重又长,实是不太好用,不如我让人去铸一柄适合公主佩戴的宝剑,比厉虎的剑更加锋锐漂亮,相赠于公主千岁如何?”

第819章 马肺峡

华不石道:“你可是要那柄‘蛇翼剑’么?那剑又重又长,实是不太好用,不如我让人去铸一柄适合公主佩戴的宝剑,比厉虎的剑更加锋锐漂亮,相赠于公主千岁如何?”

朱徽婵先前向厉虎讨剑,本也是一时兴起,更有几分赌气的意味,而“蛇翼剑”又重又长她已是深有体会,华不石此言甚对她的胃口,当下道:“你可是说真的么?你铸的剑一定要比牛魔王的剑更好才行!”

华不石道:“在下自无虚言,公主若不相信,我们可击掌为誓。”

朱徽婵果然伸出手掌,与华不石对击了三下,算是誓约已成。

朱徽婵的俏脸之上终于露出满意之色,对厉虎道:“本公主很快就有比你好的剑了,哼,看你还有甚么了不起!”

她又转过头对华不石一笑,道:“别人都说‘恶狗公子’是个大坏蛋,在我看嘛,你的为人倒还算是不错!”

华不石道:“公主千岁明鉴,江湖上的传言都是别人造谣,完全不能相信,在下本来就是大好人。”

太子和公主从滦河乘船脱出,施青竹和胡蛮寨中的各方势力必已发觉,城外的几路官军人马说不定也得到了消息,此时或许已经集结起人马追踪而来,所以喜峰口也不是久留之地。

华不石,杨嗣昌与同行而来的钟百隆夫妇见过面,略作叙谈之后,人马在卢龙塞内仅只休整了一个时辰,便即开拔出发。

听说要送太子和公主从关外绕行返回京师,钟百隆自是颇感吃惊,但却并未提出异议。对于朝廷之中的党争内幕,钟百隆这等商人并不清楚,而如今往南的通道被“黑风旗”和“虎憨兔部”的人马阻挡也是可料想到之事,出关似乎已别无选择。

“百隆行”的弟子乘舟从胡蛮寨出行,并没有座骑,但华不石早已准备好了数百匹骏马,足够他们骑乘。

此番出关,除了华不石的两百大罴部,“百隆行”一行三百余名弟子,余爵亦会率领麾下三百名骑兵随行,这些人马已不算少,只要不遭遇到满清的大军,护送太子和公主通过关外三百里的路程,应当是绰绰有余了。

喜峰口连接着纵贯辽东的“七老图山”的余脉,关外便是一片崇山峻岭,道路甚是狭窄难行。好在此时正值初夏,气候宜人,若是在寒冬时节大雪封山,在这崎岖的山道上行走,便是有马匹想必也无法骑乘。

这一路行军,众人皆是小心谨慎,余爵派遣骑兵斥候在前开道,探查周遭的状况,以防被人埋伏突袭。

到黄昏时分,队伍已经前行了百余里地,并没有任何意外发生,钟百隆等人原本颇为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下来。行至了天黑时,杨嗣昌吩咐寻找一处地势上佳的坡地扎营歇息。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人马拔营启程,继续向西而行。

到了晌午,又走了七八十里地,加上昨日所行,已经走过了大半的路程,如果顺利的话,今日晚间想必就能抵达白马关。

却在此时,一名官军斥候骑马从前方飞驰过来,向余爵报道:“禀告将军,前方洪水漫延,把道路淹没了!”

余爵皱眉道:“哪里来的洪水?情形如何?”

那斥候道:“应当是从黑河上发来的大水,前方道路低洼,有数里路面被淹没,最深处约有五六尺。”

五六尺的水深,座骑和人等即便能勉强游过去,太子和公主所乘的车驾却是肯定难以通过的。

余爵转身对杨嗣昌道:“先生,我们随军未携带搭桥的工具,只怕必须要绕道而行了。”

杨嗣昌曾经在北境驻守多年,对于关外的地形颇为了解,此番出关所走的路径便是他事先选定的,此时却低头沉吟,一时没有开口。

一旁的华不石问道:“嗣昌兄可是有甚么难处么?”

杨嗣昌道:“我原本所选的乃是最为安全的一条路,沿途既无较大规模的胡人部落,也没有利于埋伏的险要地势。现在前路被阻,绕行就得经过虎什山,有山左和山右两条路可行,要走哪一条却还须得斟酌。”

华不石道:“哦?不知那这两条路径有甚么分别?”

杨嗣昌道:“山右的道路较近,但要经过光吉剌、纳坦两个女真人的部落,而山左的路要远上三十里地,沿路无人居住,却须得通过一处名为‘马肺峡’的山谷,地势颇为险峻。”

余爵道:“以学生之见,咱们就走山右那条较近的道路,以我们这些人马的实力,便是那些女真族部落拦截,也无须惧怕。”

杨嗣昌道:“那些部落虽殊不可惧,但如若有人事先料到了我们送太子出关,要布置埋伏时,想必也多会判断我们要走山右的这条路径。”

余爵神色一动,道:“先生莫非怀疑前方阻路的洪水,是有人故意造成?”

杨嗣昌道:“眼下五月之初,正是雨水较多的时节,遇到洪水倒不足为奇,不过却也不能完全排除人为的可能。”

他略一思量,道:“余将军,你命斥候前行五十里,分两路对虎什山左和山右两条道路都探查一番。”

探路虽然须得耗费一些时间,但如今既在敌方的地域之上,且送太子回京关系重大,不容有失,杨嗣昌宁可慢些,也以小心谨慎为上。

余爵立刻传下了命令,半个时辰之后,两路探马陆续回报。山左一路的斥候没有任何发现,而山右沿路的女真族部落中,却似有人马集结的迹象,只是那些部落周围有弓箭守卫,斥候不通靠近,到底有多少兵马也看不真切。

余爵听了禀报,眼眸转了两转,说道:“这关外的地形山高林密,掩藏兵马十分容易,对方若真要设伏,因当不至于这般容易就被探知,他们暴露出人马集结之象,定然是有意而为,想吓阻我们不敢走山右的道路,以便在山左伏击。我看咱们偏走山右,定能让对方大出意料之外。”

杨嗣昌却摇了摇头,道:“余将军应当读过三国,可记得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故事?”

“三国演义”中,曹操在赤壁大败之后,携残兵逃回许昌,有一大一小两条道路可行,关羽依照着军师诸葛亮的计谋,在小路上燃烧柴草放出烽烟,引得曹操选择小路而行,果然在华容小道上堵截住了曹军。

余爵一愕,道:“先生之意,是说对方此举,只为引诱咱们走山右的道路?”

杨嗣昌道:“不错,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对方的智谋不弱,想要当诸葛孔明,可惜我却不会学那曹操!我们走山左的道路,便能让对方的一番布置尽皆白费。”

他说着却转向了华不石,道:“不知华少爷可有高见?”

杨嗣昌精通兵法,智谋见识都强于他的学生余爵,但经过当年豫境的战事,他也素知华不石才智不弱,是以才有此一问。

华不石想了想,却微微一笑,道:“兵法之中的虚实本无定论,所凭的只有直觉,既然嗣昌兄认为对方会在山右设伏,那咱们就走山左好了。”

见华不石亦是赞同,杨嗣昌再无疑虑,道:“余爵,传令队伍转向西南,我们走虎什山左!”

虎什山是一座高大的石山,山左是一条两丈宽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