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杀方程式-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迷惘地摇摇头,“他知识渊博,在跟你的对话里引用了哲学、社会学、文学和很少人知道的历史知识,早上又引用哲学上的罗素悖论教训汪孝尔。”

石勒彻底佩服,“你怎么知道? ”“我是鉴证心理学家,一个好的鉴证心理学家就像好的大学教授和好的作家一样,什么都要懂一点。不过,我相信他不是大学教授,也不是作家,因为香港的大学教授和作家都只能局限在自己熟悉的范畴。你留意到吗? 这个人引用的全是西方学者和西方历史知识。”

“你的意见是……”

“这种说话的方式,显示他有前期妄想症。妄想症在三十五岁后才会病发。他在香港长大,或许曾去外国读书,年纪一定超过五十岁。喜欢不断重复某种炫耀动作,像那些板起脸孔,或者常常托着下巴,要不就嘲笑般咧开嘴角来让你知道他是博学多才的高级知识分子。如果戴眼镜,他说话的时候,可能会把眼镜柄像冰葫芦一样塞进嘴吮扮聪明。”

章子盈微微一笑,继续解释,“不要误会,他不是幼稚。无论多聪明的人都有弱点! 这个人懂得说话的机关,是玩弄花样的高手,能够引导对手的思路达到他的目的。每一次对话他都占尽上风。如果说他是心理学教授,我毋宁说他博览群书。这种人一千万人中可能只有一人……”

石勒脸色尴尬,觉得耳朵发热。

章子盈进一步试图解释。“通常,高级知识分子不屑动手杀人,他们只善于像汪孝尔一样用口杀人,或者使用文章杀人的这种借刀杀人工夫。而且,如果他是凶手,他要有.二岛由纪夫型的体魄和意志才能进行杀人、碎尸、髹漆和毁尸灭迹工作。我认为香港的高级知识分子里面,也没有三岛由纪夫这种人物。”

“你的意思是凶手超过一人? 打电话的在后面操纵,杀人的另有其人? ”“只能这样分析才合乎情理。我看到鉴证科送来的那些现场照片,觉得凶手髹漆屋子是为了毁灭痕迹,挑战警方只是借口。仔细听他的谈话,他在第一次电话里给你一个四的平方谜语,你破解谜语找到凶案现场,他却对汪孝尔说你‘一筹莫展……没有水平……永远都逮不着他’。也就是说暗示你们找不到他留在现场的一个看得到的线索。我认为他说的二律背反和罗素悖论一定另有含意,对这么喜欢买弄智力的人,你不能把他的炫耀看成肤浅吹嘘,他在兜圈子向你发出挑战……”

“他为了什么? 凡事总有因由,”

石勒困惑地说,“除了心理变态,只有白 痴才会这样玩火。”

“如果他在玩火,他玩的是我们现在看不穿、摸不透的大火……”

她犹豫地皱起眉头思索。

石勒鼓励地注视她,点点头。“他说了一箩正义、真理和报应,又编了一箩缠足、高跟鞋、鸦片和贩卖妻子,甚至威胁要毁灭人类。他要我相信他是一个思想偏激的疯 子? ”“不,他只是在解释二律背反,解释现实世界中谁有力量谁就代表真理。”

章子盈朝座位上一靠,目光扫过石勒背后。“嗯,他先跟你说二律背反,再跟汪孝尔说罗素悖论。最后……他为什么在最后辱骂汪孝尔是‘蠢 蛋’的时候要带上你? ”她轻轻拍了一下台面。“一定是这样! 他是又急又恼,你没有在他预料之中发现他留下的线索,他骂你因为没本领配合他玩这场杀人游戏……史提芬,想一想,他到底留下什么你应该看得到的线索? ”“看得到的只有那个镜框和里面的相片。我们追查了每张相片里每个人,都是被害人的亲人,找不到值得怀疑的线索。”

“线索一定放在那里,二律背反和罗素悖论都是讨论真理和客观的理论,也就是说,答案不应该是你看到的表面东西,也许线索藏在镜框后面。他已经暗示那是与事实相反和你不会相信的眼见东西。”

“你看过现场照片,”

一丝希望从石勒心中升起,“也许我应该再一次拆开镜框……”

“这样吧,通知鉴证科讯号课出动,要指纹课把镜框带回现场,”

章子盈趾趾他的手臂,“事不宜迟,我们赶去跟他们会合。”

第四节

被军装警员二十四小时守卫的凶案现场就像五天前一样诡谲,由于天气干燥,油漆已经干涸,但是,鉴证人员还是纷纷戴上口罩,隔滤那股似乎继续飘浮在空间无法消失的血腥味道。

镁光灯把重新挂上去的镜框射得雪亮,离开三尺之遥,石勒、章子盈和指纹课主管高级督察老杨一起站在前面凝视良久。

“你觉得怎样? ”老杨的声音在口罩里嘟囔,“我们逐寸逐分检查了几次,找不到有用的东西。”

章子盈没有回答,只是点点头。老杨朝部属作个手势,镁光灯“呜——”

地叹了口气同时熄灭。然后,指纹分析小组开动刚购买的新型镭射光搜索机,镭射光线在镜框上扫了一次又一次,蓝色光芒反射在人们的脸孔上,不停变幻闪烁。

有人帮忙摘下墙壁上的镜框,蓝光又缓慢地逐寸扫过那一块唯一没有髹上红漆,约莫一千五百公分乘六百公分的黄色墙壁。除了泥灰脱落的痕迹和小孩子的涂鸦数字,没有指纹,也没有有用资料。

屋子里每一个人都曾经一次又一次地从照片里研究这块黄色墙壁,几乎能够默抄出上面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字。从左边开始,一行又一行从上而下,歪歪斜斜地写了:9 3 ,8 3 ,6 3 ,4 3 ,7 3 ,1 3 3 ,2 5 3 ,6 4 3 ……

有的被油漆髹盖去大半。可以辨认出来的,还有许多经历时日消磨,模糊不清的用各种粗幼不同铅笔书写的密密麻麻像:6 ×5=30,6 ×6=36,6 ×7=42,6 ×8=48,6 ×以及代数、微积分的各种各样方程式……

这幅熟悉的画面让在乡村成长的警察回忆起他们的青少年时代。那时候,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多框框,他们读书的时候,父母看着儿女嘻笑玩乐成长就感满足,放任他们在墙壁上默书、涂鸦,无拘无束。到了现在年纪,他们才知道那时候的父母懂得珍惜天伦之乐,知道何谓真正的幸福童年。

不管凶手有多少人,要保持镜框干净,就不能把镜背位置的墙壁涂上油漆,这是一个很容易看到的明显道理,所以,大家都同意镜框后能够保存的墙壁原色是因为镜框而不得不存在的。

十分钟后,鉴证人员不得不关上镭射光搜索机,镁光灯又把现场照得眩目。

“一定在这里,他一定把某些东西放在这件镜框上。”

章子盈喃喃说。

她没有理会满屋子失望的神色,凝视着眼前这件缄默“证物”它曾经“目击”凶杀过程,是唯一“知道”谁是凶手的“证人”然后,她退后几步,从远一点距离打量这个“证人”遽然,她倏地转过身子,目光扫过整个屋子后再回到镜框上,她指着镜框大声说,“你们看到吗? ”屋子里的所有声音陡地停止,人们一起屏息盯住她。

“你们不觉得镜框不应该挂在这个位置吗? ”章子盈眼神迷乱,再退到门口位置观察。

对啊! 许多人立刻看出不合理的地方。习惯上,收藏家庭照片的镜框和那些画框、贺年招贴、画卷一样,都会挂在跟人站立视线平行的位置。最低的地方,也应该是坐姿的头颅上面。眼前的镜框,却挂在小孩子可以涂鸦的高度上上当了! 死者是独居老人,“璺记”老板曾经替他粉饰屋子,这些小孩子涂鸦是假的,目的是制造假象! 掩饰原来悬挂镜框的地方。这么多念头同时刷过石勒脑袋。

“清理地方,留下指纹分析小组一寸寸找。”

石勒低吼,恼怒自己的无能。

“量度镜框两个钉位的长度,找出相同距离的钉孔。”

“大家想一想,”

章子盈略为打量忙碌的环境,提高声音说道。众人信服地停下来听她,“他是聪明人,他向我们暗示二律背反和罗素悖论,也就是说,他告诉我们,线索放在看得见的对面。”

“应该是这面墙! ”老杨指着悬挂镜框对面那幅红彤彤的墙壁。“快,搬梯子来。”

很快地,有人在应当悬挂镜框的高度辨认到两个被油漆填满的钉孔。

镭射光搜索机重新搬进来,蓝光经过其中一个钉控旁边的时候,一个清晰的指纹出现在大家眼前。

没有一副脸孔有兴奋的神色,因为,这个指纹只能证明工作的错失。一开始,就没有人想过可以在湿漉漉的油漆上留下指纹,而且,这是凶手故意留给警察的线索,这个指纹用什么方法制造出来是另一回事,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会是凶案的句点,一定是另一个圈套,是另一场“智力游戏”的开始,没有人相信会从这个指纹找到凶手。

“他留下线索让我们追踪,我们就咬紧不放,如果他这样继续耍花招,不管他如何厉害,我不相信他不露出马脚。”

石勒激励大家。

专家们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纸覆盖了大约三十平方公分地方,再用接近二十分钟时间,才完整地把这块油漆从墙壁上切割出来。

第五节

一小时之后,石勒来到指纹课实验室,穿过一列又一列井然有序、例行公事的忙乱工作,他看见老杨从另一头招手。

“有什么发现? ”石勒期望地询问。

“你看,”

老杨朝身边的高倍数显微镜努嘴。“十分有趣。”

督察的眼睛凑前,看见一个放大一千倍下的几条指纹线条像麻绳一样清晰。

老杨在身边提醒他,“这是指纹的小部分,在第二条和第三条之间有一些不应该有的东西。”

在这两条“麻绳”之间的第三个凹位有一团黄色微粒,这些微粒在第五个和第六个凹位再次出现,中间还夹有几粒白色的更小微粒。

石勒的眼睛离开显微镜,“化验的结果是什么东西? ”“黄色的是卵磷脂,一种所有喷雾油都有的化学物,具有分隔的作用。白色的是乳胶。”

“你是怎样看的? ”“凶手很聪明! 他用乳胶制造了一个完美的指纹,为了能够在黏湿的油漆上留下这个‘印章’,他朝油漆和乳胶喷了两重喷雾油,才把‘印’摁到油漆上。所以,我有一个不合理的想法……”

老杨有所顾虑地盯着督察。

“是什么? ”“这个人懂得鉴证技术。”

第六节

“四十五分钟之后就是傍晚新闻报告,”

警区指挥官施顺思瞧一眼腕表,说道:“不管指纹是谁,抓住这个人就可以扭转明天报章的头版新闻内容。”

高级助理警务处长甄重鲜凝视手中的那份复印本,上面印着一个十分完美的指纹。

“你不觉得这又是疯 子的另一个蹩脚玩意? 对不对? ”甄重鲜问道。

“只要能找到这个人,明天警察就是英雄,所有的谣言和恐慌一扫而空。”

施顺思瞥了坐在身边的石勒一眼,“不抢占主动权,没有人能揣测到明天的风浪多大。”

他们重临昨天会面地方,高级助理警务处长对石勒找到的线索表现出反常的兴趣,他盯着这件样本已有几分钟,不知道听不听见施顺思的分析,彷佛希望目光会像x 光射线一样,在这个指纹里看到未来的答案。

石勒当然知道上司在向甄重鲜暗示什么。上司的这一步棋是信息泛滥的文明进步社会流行手法,利用群众易忘心理,制造“破案”的新闻。只要找到指纹的主人,不管青红皂白拘捕归案,逮捕过程成为新鲜热辣头条之后,就可以改变预计的交相指责困境。倘若发现抓错人,已经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