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打发杜翰去办差了,如今满臣凋零,文祥这几个三流的满臣,就算是京师硕果仅存的人物了,比他们位置再高的满臣,怕是只有东三省有了。
  “嗯!就这么着吧!这三人来了,让他们多担待些差事磨练一下,军机总不能都是汉员吧?”
  面子上的事儿总要维护好的,无非这京中的事务,杨猛已经基本掌控了,军机怎么组织也是随便的事儿了。
  出了军机处,回到杨府,杨猛也没闲着,看了眼后宅,就开始与徐子渭谋划铁路的事儿了。
  克里米亚战争之中,铁路在补给上有优势,而京津一带基本是平原,虽说如今已经冻了土,不太适合建造铁路,但现在的火车载重也不是很大,即使基础差了一些,也是临时使用而已,即便是出了问题,也没什么大碍的,对刚刚兴起的铁路来说,或许多出些问题也是好事儿。
  “三爷,这民夫的问题怎么解决?如今京师的人越来越多,您这京津一带的铁路网,怕是要耗用不少人力吧?”
  京师不比别的地方,人多眼杂,如今杨家刚刚进驻京师,许多事情也是不好做的太过离谱的。
  “傻了吧?京师外面就有四十万人,闲着也是闲着,兹当是练兵了,让西山那边赶紧组织人手,四十万人,两个月之内在京津一带,起码要铺出一条铁路来。”
  杨猛要求太高,虽说没见过真的铁路和火车,但徐子渭是大体看过铁路如何铺设的,两个月、四十万人,仓促了!
  “三爷,毕竟是第一次啊!两个月,短了!”
  “我知道!如今距英法两国得到消息,已近两个月了,再给你们两个月时间已经是宽限了,四到六个月是英法组织人马攻击的时间,时间拖得越久,战争的规模也就越大,再有两个月就要过年了,过年之后,应该就要打仗了。
  老子也想给你们半年的时间,但是!英法两国不给呐!
  赶紧催促云南那边,这两天让四大营的人马休整一下,等制定好了线路,昼夜不停的赶工,这样两个月就变四个月了,打仗也是不分昼夜的,让他们磨练一下吧!”
  还是那句话,战争没来之前,都以为自己准备的足够充分了,可当战争来临之时,才知道自己准备的有多不充分。
  按着杨猛的预估,英法联军三个月之内就能派遣第一批援兵过来,英法两国迟迟不动,那就意味着战争规模也要扩大了,老毛子主动接受雇佣兵的协议,无疑是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添了好大一捆柴。
  “三爷,四大营毕竟是将来参战的主力,这么干,累坏了怎么办?而且四大营的训练还是稍显不足的,这么短的时间,直鲁两民团,刚刚才学会了打枪,不如再调十万新军入京吧!
  云贵武庄的人也成呐!”
  如今的新军,也遇到了麻烦,直鲁民团的加入,就跟当年太平军大量募集新兵一样,直接冲淡了新军的战斗力。
  韦驼子的西南民团,战力虽然最强,但其他三支民团的战力就差的远了。
  “也是有些难办啊!在云南的武庄募兵吧!发双饷,云南那边给十两、这边五两,一月十五两银子,战死五百两的抚恤,自由自愿,看看能募集多少兵马?”
  云南的新军,是杨猛的底牌,如今京师的局势刚刚稳定,但大清的局势依旧飘摇,不到大清一体的时候,杨猛不想动用自己的底牌,毕竟今后的战争什么规模,什么样子,他也无法预料的,一旦超出预想太多,有这么一张底牌,也保险一些的。
  知会直鲁、苏浙、闽粤、西北的管事,建立武庄半耕半练多少发些粮食,在三个月之内,组织至少三百万二十岁到五十岁的壮丁,让云南拨出一百万支库存的前膛枪,让西山那边,近期赶制五百万大刀片,新建的武庄三人一枪一人一刀,抓紧时间练兵。
  让滇西的丁保钧,汰选一批年老的新军,到各地练兵。两湖两广,开始组建新军,一省五万合计二十万!”
  掌控了京师,杨猛控制的地盘变大了,他的压力也在变大,国战,嘴上说说就俩字,真正的盘算起来,才知道国战这两个字有多么的厚重!(未完待续。。)


 第七百七十五章 忙乱慌乱

  冬日的京师本该是悠闲而安然的,老人小孩靠在墙角晒晒太阳,女人们趁着冬日的悠闲缝缝补补,男人们的活计少了,也该猫猫冬了。
  但九门提督一句话,整个京师都忙乱了起来,无论是男人、女人亦或是老人小孩,一队队的京营兵,只要看到街上有闲着的,立马就要抓壮丁送到城墙附近干活儿。
  京师城中废弃的房屋、闲置的土地,也被户部和工部用了起来,许多生活无以为继的京师百姓,拿了朝廷一笔银子之后,也乐滋滋的扳倒了城外的新宅子里。
  有了银子什么事儿都好办,从学习京师防务,到建造数十个大型的官仓,京城之中的忙碌是不分昼夜的。
  城外也是一样,四大营的人马,开始一队队的出现在城墙附近,十几个人一组,喊着号子绕着京城夯地。
  偌大的京师,自肃顺叛乱之后的几天之内就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京师的百姓也在慢慢的适应着,他们发现,冬日里的京师,也是有许多赚钱机会的,赚朝廷的钱不容易,朝廷当天结现钱也不容易,有了利益的驱使,从城中的百姓到城外的难民,都开始主动的加入这个忙乱的大工地了。
  建官仓需要砖石,建高质量的官仓需要的基本都是条石,房山戒台寺的采石场,几天的功夫就聚集了上万人,密云、怀柔周边也开始有工部的人员探查采石场了。
  夯实路基所用的石灰,也是不小的数量,京郊周围的煤窑、铁窑也开始慢慢的聚集人丁。冬日或许不是干这些的时候。但有了银子的支撑。怎么敢不成呢?
  “三爷,铁道的路线图已经有了,目前估计两个月的时间还是有些急促的这火车组装起来需要十几天的时间,京城外面的铁轨,一个月左右才能铺完,若是将线路缩短到八里桥、张家湾附近,或许会快一些的。”
  即使加上几十万京师的百姓和京郊的难民,杨猛所谋划的京津铁路网。也不是三两个月之内能够完成的,许多事情并不是人手够了,就能解决的,铁路是个新东西,即使是欧美也在不断的摸索之中,京津一带虽说多平原,但真正要铺设铁路许多苦难不是几条命令就能解决的,这些困难需要时间来解决。
  “妈的!实在不成就依着京津的官道,不大基础了多头并进,先铺出两条来回京津之间的铁路。看如今的局面,英法要玩大手笔啊!
  直接攻陷京师胁迫大清。有可能就是英法如今的想法,这样的战争持续时间最短,后勤的压力最小,如今京师聚兵几十万这个情报英法已经侦知了,他们迟迟不动,很可能是想,毕其功于一役。
  一战定胜负,需要的军队至少在十五万到二十五万之间,对于殖民地的战斗力,英法尤其是英吉利,是有很多经验可以依凭的。
  英吉利的海军、法兰西的陆军、沙俄的雇佣兵,这么长时间的准备,这些王八蛋有可能是在筹备骑兵呐!
  这仗一开打,恐怕就是急火火的接手,咱们一旦挡不住,一旦后援不能及时的到达,事情就麻烦了!
  时间多少,你们心里要有个数儿,京师是个不错的中转站,直鲁、西北、蒙古、东三省的人马都可以往京师聚集的,你们的铁路建到哪里,咱们就能控制哪里,这原因都清楚了,除了出死力完工,计长,你这边选无可选呐!”
  如今的战争,也就那么三两下,想要打持久战,克里米亚战争之中所用的堑壕战是个不错的选择,想要打闪电战,骑兵不可或缺,想要快速的攻占京师,在杨猛的想象之中,唯有骑兵与陆军结合的战法了。
  英吉利的战舰,除了运兵和登陆,屁用没有,虽说京津一带有海河这么个水域,但海河终是条河流,想要堵住他容易的很!
  这仗要打就要打陆战,英法因为后勤的原因,打不起持久战,多派兵、快速进击,就是他们很无奈也很现实的选择。
  “嗯!知道了,只能尽力督促了。
  三爷如今的幕僚团,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呐!现在各省的政务咱们都要先处理一遍,虽说增加了几十个人,但杯水车薪呐!”
  打仗不是儿戏,既然三爷把话说明白了,徐子渭也知道,就是死也得让下面的人把铁路铺好,但如今徐子渭所担忧的不是铁路的事儿,而是幕僚团越来越多的公务。
  控制了京师,也就等于控制了大半的大清,除了蒙古与东三省,如今大清各地的政务,徐子渭的幕僚团都要插手的。
  “上次不是让明湖派人了吗?你也要体谅明湖的难处,如今各地都缺人,你可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给魏先生增加压力啊!
  不过这幕僚团重要,这样吧!你给魏先生打个招呼,咱们在京师再建个行政中枢,一省三十人吧?具体由政务的多少来定,你的幕僚团统摄大举,行政中枢负责具体的事务。
  这行政中枢的人选,以杨家的精锐管事为主,快一些建起来,趁各地官署的行政困难,咱们也要往各地的官署之中安插人员,还是如以前一样冒名顶替吧!
  算算这时间,明后年差不多也要大考了,让魏先生那边弄一份事关行政的考题,你揣摩一下之后,发给曾左让他们提提意见。
  治理一国,明湖的力量小了些,让魏先生那边准备在各地建行政管理书院吧!”
  地盘的急剧扩大,杨家的人手就明显不够用了,明湖这十几年虽说一直在培养人才,但人才的培养可不是十几年的事儿,再者,云南也有许多用人的地方。明湖之前并不是杨猛的着力点。人员数量不够用。也就成了杨猛如今要面对的问题。
  但这样的问题,杨猛也不怎么担心,治国不是一家一户的事儿,是一国民众的事儿,科举虽说不咋地,但他也是引领读书人潮流的一个担心,之后的大考,杨猛就要利用科举。来让大清的读书人关注洋务与行政。
  做官,用的可不是学问,如何行政儒教可没有专门的典籍,许多官员都是有了功名之后,参照着自己的和史书中的经验来行政的,如何行政、怎么行政,怕是彭蕴章那样的军机首辅,也说不明白的。
  是什么就是什么,作为官员要干什么,不该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管理制度,领会精神。这是扯犊子呢?
  就官场文化来说,欧美拍马也赶不上大清,但就实际的行政管理来说,迷迷茫茫的大清官员,就拍马也赶不上欧美了,许多人只是会读书才做了官的,至于管理能力有多少,就只有鬼知道了。
  师爷、幕僚就是行政管理能力不足的具体体现,一个官员需要的是行政能力,而不是满腹的道德文章!
  这官员做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许需要一定的修养,但底层的官员,识不识字都是无所谓的,只要他通晓管理的办法就能当好一个县令了。
  “嗯!这事儿三爷的法子高明,我这就与魏先生联系一下。”
  京师的忙乱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之外的铁路,慢慢有了雏形,而大清的地方,却在一道道的命令之下,开始忙乱了起来。
  之前的地方就在忙乱之中度过的,肃贪是与分田保粮一起来的,分田、收容灾民、难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