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病从根治-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碎石和生活垃圾,黄土和岩石赤裸裸地暴露在外面,每当下雨的时候,雨水都会将细小的碎石和泥沙冲到山下的河床,水土流失非常严重。

太爷常常叨咕着一句话:“再采下去这山就废了,这山脉眼看就要被破坏了……”

高中毕业后,上了大学,然后是毕业在外地工作,很多年没有在夏天回家了。几年前的一次五一放假回家,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修复能力。采石场就在路边,我走在乡间的马路上,一边陶醉于四处的鸟语花香,一边寻找着记忆中的山村模样,以前的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以往的荒山长满了树木,那几大片曾经刺眼的采石场,现在也是绿莹莹的,变成了茂盛的树林。

我问村里的老人,这山什么时候开始种树的,他们说这山有几年没采石了,山体没有人为破坏,它就慢慢地自己修复了,藤藤蔓蔓的越长越多,山上的树都有手臂粗了。

大自然的自身修复能力让人称奇啊!

回到城里后,我同朋友交流谈心,谈到大自然的修复能力,朋友练习过气功,他感叹道,人体的自身修复能力也不逊于大自然,你看白天忙忙碌碌一整天的工人,到晚上周身疲惫,四肢酸痛,但只要洗个热水澡,好好睡上一觉,第二天依旧生龙活虎,精力充沛,这一晚上的休息,不就是人体的自身修复?

朋友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是啊!人与天地相参,为万物之精灵,大自然的修复能力在人体自然会有体验。后来遇到一位行医的老者,他告诉我,给年轻病人用药,只需要激发他的脏腑潜能,不要针对疾病用太多的药,那样反而容易伤及脏腑本身。而年老的患者,脏腑功能已经衰退,光激发潜能是不够的,还需要针对疾病用药。

这一番感悟也让我受益匪浅。

借用天人相应理论,大自然中的所有药物在人体都存在,只是储存在不同的地方,用药治病,以偏纠偏,借用的是外在药物。针灸治疗,以偏纠偏,则借用的是人体本身的药库,都是一个道理。

刺激穴位,激发身体的自愈能力

一个6岁的男孩,某天下午,发现右侧下巴长了一个包块,蚕豆大小,父母给他买了阿莫西林颗粒,吃了一天,也不见缓解。转天病情加重,包块变得像鹌鹑蛋大小,质软,推之可移,没有牙痛、咽喉肿痛、咳嗽、咳痰、鼻塞、流涕等症状,六脉平和。因为孩子小,嫌中药苦,不愿意喝,医生就给开了头孢克洛。第三天包块继续长大,已经延伸到耳朵下面,孩子的右半边脸明显肿起,包块很硬,吃稀饭都感到困难,家长急忙带孩子到市儿童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医院也没有明确诊断,只是打了点滴。一直到第六天,包块依旧不见小,家长带着孩子来我这要求中药治疗,这时包块已经延伸到右耳下,不红不热,压之发硬,压痛明显。舌质红,苔薄白,切脉时六脉平稳,唯右尺稍弱,右寸略浮。

我采用针刺右侧合谷穴的方法来给他治疗,入针时沉涩感明显,孩子也觉得很疼痛,留针10分钟后运针,提插如行水中,非常流畅,合谷穴周围皮肤发麻,再留针8分钟后取针。第二天复诊,包块已缩小至鹌鹑蛋大小,继续针刺合谷穴治疗,连续治疗三次,包块消退。

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就是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处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会聚,会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大肠经从手走头,凡是颜面上的病,像牙痛、头痛、发热、口干、流鼻血、脖子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疾病等,从大肠经入手治疗都有疗效,因此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针刺合谷穴,其实就是激发人体脏腑的潜能,起到自身修复的作用,不治病而胜于治病。

“面口合谷收”为四总穴歌中的一句,原四句为:“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原载于明代朱权所著的《乾坤生意》,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全》《杨敬斋针灸全书》《针灸大成》都将它收入其中。

四总穴是依据《黄帝内经·灵枢·终始》“从腰以上者,手太阴阳明皆主之;从腰以下者,足太阴阳明皆主之”演变而来的。人身体前面的疾患,如脾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腹痛、呕吐、腹泻等症,应首选足三里治疗;身体后面的疾患,如腰背部酸痛,应取委中穴来治疗;身体头颈胸肺部位的病变,取列缺穴来治疗,因为列缺穴具有“疏解风寒,清肺止咳”的作用;身体头面部的疾患,主要是口及颜面部的病症,可取合谷穴来治疗。

后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内关和水沟两个穴位,成了六总穴歌:“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胸胁内关应,急救水沟谋。”这六个穴位用好了,人身体大部分的疾病都可以得到治愈。

2010年的一个下午,一位患者因为哮喘发作呼吸困难两天过来就诊,他说自己吸气呼气都很困难,感觉气郁在胸中上下不得,稍稍活动就加重,睡觉时不能平卧。就诊时,患者肺部满布哮鸣音,伴口唇发绀,舌质淡,苔薄白,切脉:右寸关之间郁滑,左右寸脉细弱若绝。

患者胸部痰气郁阻,气机升降不利,治疗上首先应当疏通胸部气机。于是,我针刺他左右少商穴泄肺气,挤出紫黑色淤血各几滴,同时针刺双侧内关穴条畅心胸气机,所谓“心胸内关谋”,采用泻法运针,10分钟后,患者呼吸顺畅,哮鸣音减轻,切脉时左右寸部脉象有根。随后,用长针刺双侧足三里,健胃降气,加艾绒于针尾端点燃,针灸并施,同时针刺双侧丰隆穴,化痰降逆。半小时左右取针,患者呼吸顺畅,听诊肺部无哮鸣音,起身活动自如,倍感轻松,随后开小青龙汤加枳壳、桔梗,三剂。

在这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我充分运用了六总穴歌中的“肚腹三里留”“胸胁内关应”,通过针灸激发脏腑的潜能,起到自愈的作用。

人体这样的穴位很多,有的穴位能补气,如脾俞、足三里、膻中、涌泉、关元、气海、太溪、百会、肺俞、悬钟,它们被誉为十大补气穴,就好比常用的补气药物一样;有的穴位能补血,如血海、天枢、关元、足三里、三阴交、隐白、髀关、下关、期门、章门,它们被誉为十大补血穴,就好比常用的补血药一样;这里面关元和足三里,既能补气又能补血。

懂得这些穴位,就可以利用穴位来纠偏,利用穴位来治病,充分发挥人体的自愈功能。

充分利用人体的修复能力

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用刀划破了手指,我们所要做的是清洗伤口,包扎伤口,避免感染,而不是请最好的医生将伤口缝合得同正常皮肤一样,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虽然大的伤口需要缝合,但伤口的愈合靠的是我们皮肤的自愈能力。看着伤口一天天愈合的时候,我们要想到,身体的修复能力是十分强大的。

很多时候,我们患上慢性疾病,久治不愈,反复发作,这时候,我们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阻止了身体的自我修复,是外因还是内因,是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还是工作环境的影响,抑或是七情太过。了解清楚对身体不利的因素,并加以改善,克服那些阻止身体自我修复的障碍,让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发挥,就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永远不要小看了我们的身体,人为万物之精灵,他是一个活生生的、高度精密的机体,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团血肉。请爱惜他、珍惜他,尝试读懂他。

当我们无法彻底认识人体时,借助天人相应,借助取象类比,常可以解开许多谜团。下面从另外一个故事来感受中医:眼镜起雾的故事。

眼镜起雾的故事——汗证的诊断与治疗

迎风流泪的治疗

几年前的一个冬天,不少患者过来就诊,说眼睛看东西模糊,具体描述也不清楚,只是说感觉好像有眼屎一样,但擦时又没有。我建议病人服用杞菊地黄丸,但效果非常一般;采用张锡纯的办法,蒲公英煎水,熏眼后再喝,也没能起到很好的疗效。从脉象上看,患者确实是肝肾阴虚,但疗效为什么不好呢?

晚上天气很冷,我和妻子下班后回家,刚进屋就看见妻子眼镜镜片上蒙了一层水汽,妻子说:“天气真冷,家里真暖和!”

我看着妻子眼镜镜片上的水汽,我一下子明白了最近病人说眼睛模糊的感觉!

第二天刚好来了一个戴眼镜的病号,也是感觉眼睛模糊,我问是不是感觉好像眼镜片上有水汽一般,患者高兴地说,就是这种感觉,看东西很不舒服!

我开始思索,什么药能够除掉患者眼中多余的这点水汽呢?于是我想到了车前子,其功效利水、明目,这正是我需要的!

肾主封藏,肾亏则封藏失司,肾水随肝气升腾,上达于目,患者便会感到视物模糊,如同眼镜蒙上水汽一般,有的患者表现为迎风流冷泪,其实这都是肾虚,肾水上达于目所致啊!

于是在治疗视物模糊上,我采用养肝肾为主,同时加上车前子,利利肝经中的水湿,患者的病很快就好了。

老家一位亲戚也是得了此病,每天不断地用手擦眼睛,在户外时尤其明显。他在当地卫生院就诊,被诊断为“风流眼”,医生建议滴珍珠明目液,治疗月余,病情没有得到治愈。

使用我的方子十天,不论是屋里屋外都不再迎风流泪,眼睛看东西也清楚了,以前经常失眠,服用后连睡觉都香甜了。

这个案例的治疗,我就是运用了车前子利肝经水湿的效果,此后按照这样的思路,治疗迎风流泪的患者十余例,都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风流眼为什么要用这些药呢?其发病机理是什么?这些药是如何在人体产生作用的?只有想通了这些道理,我们在治疗风流眼上才能有所收获,才能算是攻克了此病。

从生理角度来讲,人体肝脏居右而用左,肝气从人体左侧上升,肝藏血,肝脏为心脏提供阴血;同时肝开窍于目,眼睛的功能是否健全,与肝脏功能有密切的关系。

从五行来说,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在肾、肝、心这一条轴线上,水能生木,木能生火,遵循着传统的五行相生理论。

肾水随着肝气的升腾,能够经过肝经上升,进入肝脏,滋养肝阴,补充肝血;随肝气上升入心,既能济心火,同时也补充心阴;随肝气上达于目,则双目湿润。肾水在肝气升发之力作用下产生的这些运动变化,是正向作用。

另一方面,肾主封藏,能够收摄肾水,不至于因肝气升发,让肾水升腾太过,这是反向作用。

一正一反,平衡协调,人体心肝阴份才能保持平衡,双目才能感觉正常,既不会干涩,也不会溢泪。

如果肾虚,封藏力不够,升发显得太过,则水湿升腾,肝经被肾水所浸泡,只好借其所开之窍排泄,就会出现溢泪,即风流眼。

我常用的处方包括生牡蛎、枸杞子、白蒺藜、车前子、菊花、酸枣仁几味药。其中,生牡蛎咸寒入肾,其性收敛,增强肾的封藏之力,从下焦入手,针对溢泪为治本,针对肾虚为治标;枸杞子补养肾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