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陵春梦-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继续作战,吾人所需者为一完整的中国,并非真正的这种和平,谅有同感也。今日据报,白健生突令桂军转移阵地,此举令余心惊。李自同华府究有何种默契,盼嘱我在美各方人员详尽调查,速即具报,俾谋对策……”蒋介石感到宋美龄在美国的活动,似乎太不够劲了。
  正是:夫在南京双脚跳,妻在华府也难熬。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 检讨过去 司徒切齿掷钢笔 瞻望未来 李白咬牙顶石臼
  书接上口。却说南京政府一团槽,美大使馆也槽成一团。风雨凄迷,传说纷纭之中,司徒雷登同来自华盛顿的专员等人彻夜开会,检讨时局。司徒而无表情,在会议席上起立发言道:
  “现在,我们的事情开始了。”他苦笑:“我是这样的抱歉,’旅华五十年,桃李遍中国‘,这两句大家恭维我的话,变成了莫大的讽刺。这个会本来老早要召开的,只是人手问题,所以拖到今天才举行。白宫对我们的期望如此殷切,而我如此愧对政府,愧对总统,愧对自己五十年来在中国的努力,实在痛心。”说罢泪下:“现在,先请我的顾问傅泾波先生同各位作一个概括的报告。”
  傅泾波讲了一大段之后说:“绅士们,司徒大使的伤感不是没有理由的,我们对蒋介石,实在己到了令人寒心的地步。共产党这一次庞大的徐蚌战役,已经直接威胁南京,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华的大本营。召开美国在华各方面的高级代表团会议,今天也不是第一次。还记得今年十一月七日那天,专门讨论过调用美国军队问题,结论是三个大字:’不可能!‘我还记得,大使馆曾把上个月的会议结果向国务院作报告说:本馆召集美国军事顾问团与武官处之高级职员,经对军事情势商讨之后,一致认为由于现在局势恶化之程度,除实际调用美国军队外,任何大量之军事援助,也与事无补。而调用美国军队自属不可能。该会议之结论为:中国或美国所采取之军事步骤,均将不能及时挽救军事情势。”
  傅泾波作黯然状道:“这是十一月份的事情,现在,十二月快结束,一九四八年立刻要过去了。在徐蚌会战之后,局势是难以令人乐观的,巴大维将军以军事顾问团团长名义向美国政府提出报告,认为’除非一无限制的美援之政策,包括立即调用美军,始能使国民政府抵御共军挺进,在中国南部保持一立足之点。‘但鉴于形势不利,巴大维将军本人也并不赞成立即调用美军。”
  “因此,在这期间,我们被人说成是虚骄的表现,因为只要美国公开出兵便可挽回中国危局的说法,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全无事实根据的假定。”
  司徒幽幽地说:“绅士们,请随便发言。我现在可以补充的,乃是在今天这种情状下,美国的政策已经有所改变:由单纯支持蒋介石,变成两种方式的努力。”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
  司徒道;“是怎样的两种方式呢?第一,组织国民党残余军事力量和地方势力,在长江以南和边远省份,继续抵抗共军;第二,在他们内部组织反对派,希望使革命就此止步。如果再要前进,就希望他们能够带上温和色彩,尽可能减少侵犯我们以及蒋家的利益。”司徒叹息:“这是件不容易处理的工作,还得我们好好努力。因此,我们准备已久的那个步骤:请蒋介石转入幕后,由李宗仁出面进行和平试探的棋子。就是我们行使这两种斗争方式的第一个步骤。”
  与会人只是点头,也无法发表意见。
  司徒郑重其事地说:“自从今年四月,我们支持李宗仁当选副总统以后,一直对他抱有希望。我记得,五月间我对国务院的报告中说过:除非获得一个受感召的领袖,——这个人能号召民众并恢复军队的作战意志,否则现政府将无力阻止共产主义。十月间,我们又明白提出蒋介石退休,以李宗仁代替的问题。十月二十三日那天,我向国务院发出的建议有这么几项:第一,如果国民政府由于屡战屡败,被逼退到中国其他地区,则我国对国民政府是否仍然承认、并予以支持?第二,吾人是否可以建议蒋介石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其他较有希望组成一非共产共和政府与较有效能与匪作战的政治领袖?第三,吾人是否赞同蒋退休,让位予其他与国军及非共产政党相处甚好,而能使内战停止之领袖?第四,吾人若采取后一步骤,吾人是否将承认与支持一由于战事结束、为求中国统一,而与共党合作所成立之联合政府?……”司徒喝一口水:“这时因为局势还不太成熟,国务院对我所问蒋、李二人的进退问题,未做肯定回答。只说:’美国政府不能处身于建议蒋介石或任命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之地位。‘至于万一国民政府有个三长两短之后美国要采取什么对策,国务院说是’须视届时美国利益所在,与该时情形而决定。‘到了现在,蒋介石的军事危机更加严重了,美国政府’不能建议‘的说法维持不下去了,杜鲁门总统便在这个月里直接致函蒋介石,问他是否已考虑他辞职或继续执政的问题?”司徒长长地透口气:“他的求和声明要在元旦发表,这是一个好机会,国务院一定会感到:要他退休的时间来到了!绅士们,”司徒双拳按桌:“你们以为他,会顺利地退休吗?”
  问题转入蒋介石会不会同意退休,大使馆客厅里凝重的空气顿告缓和,人人透口气,都有意见发表。
  “大使先生,”美国新闻处负责人说:“据我看来,前途不会很乐观,蒋介石先生对总统宝座兴趣很浓,他可以同意向共产党假求和,但绝对舍不得下野。”
  “大家知道,这件事情司徒大使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配合行动。例如今年冬天,我国的报纸竭力放出和平空气,几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国报纸都赞成中国恢复’和谈‘,甚至如强烈反共的《生活》杂志,也认为非停止军事行动不可。本月内霍夫曼先生以美国经济合作总署署长身分来华,曾同蒋介石作长时间的密谈。电通社本月六日在伦敦发出消息说:’霍夫曼的任务就是策动国民党向中共争取停战议和,因而从胜利者的人民解放军手中夺取主动权,给受创的国民党以喘息的机会。‘”
  “德国的电通社发表这样的消息,”美新闻处负责人说下去道:“可以说是再明白也没有了,蒋介石应该知趣。而且我们的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且有过更明朗的暗示。”
  “我记不起了,”司徒道:“哥伦比亚怎么说?”
  “很强硬的样子,”美新闻处负责人道:“美国报纸一致指出蒋介石非下台不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也这么说,但他多了一句,暗示蒋介石可以在幕后操纵一切,他说:’残酷的事实显示,共产党的胜利已接近完成,蒋介石对国家的唯一价值,是他个人的地位在退休中保持对国家的效劳。‘这句话有使蒋安慰的地方:他可以在幕后活动;但也有使其不高兴的地方:他是反对’退休‘,反对下野的。”
  “那他将如何?”有人问。
  “了不起是’引退‘,”司徒道:“这是他的人告诉我的,引退不同于退休,不同于下野,只是休息的意思,有如在一场激烈的篮球赛中,A队的主将负伤离场了,人家一望而知他已无法再上战场,但他自以为还可以卷土重来,”司徒狠狠地以拳击桌:“简直是自不量力!”司徒一双灰白的眼珠滴溜一转,停在傅泾波的面孔上:“你来报告一些关于他同李京仁之间的争斗罢!”
  傅泾波起立道:“绅士们,今天要我向各位报告他们两人之间的事情,实在是不愉快的。这两个人的明争暗斗,已经不可收抬了!”
  傅泾波想了想,说道:“蒋、李交恶不是今日始。大家都知道,今年五月五日那天,蒋介石、李宗仁举行总统,副总统就职典礼,事先本来约好穿大礼服出席。可是在行礼的时候,蒋介石忽然改穿长泡,李宗仁尴也之极。他己经没时时间改装,只得改穿军装。于是在礼堂中一个长袍、一个军装,非常不调和,有滑稽之感。”
  “这还不算。”傅泾波道:“而且在典礼进行之中,蒋对李根本不理不睬,好象没有这个人存在似的;而且在礼成之后,蒋介石就掉头不顾而去,这件事情给参加观礼的人印象太深了。”
  “绅士们,”司徒接嘴道:“我们辛辛苦苦把李宗仁捧上了台,但他到前几天止,一点作用都没有。不错,国民政府的宪法上,副总统并无任何权力,使李宗仁得以根据我们的意思,对中国各方面有所变动;但蒋介石的独裁体制也未免太厉害了,他控制了党、政、军和金融机构,李宗仁恨本无从插手。他想过很多主意,希望能出去走走,但蒋一次也没同意。我们这个可怜的副总统只有一次到杭州观潮的机会,其余时间一直躲在傅厚岗家里,”司徒雷登把手中的钢笔紧紧一握:“割胆!”说罢,气愤愤坐下,一改常态地晃动他那条右腿。
  “李宗仁先生告诉我们,”傅泾波道:“蒋介石知道非躲一躲不可了。问题是怎样躲法,最主要的是怎样东山再起?起用吴忠信为总统府秘书长,就是他准备退却的一个步骤。”
  “李宗仁说,在蒋介石左右,吴忠信算是同他私交最好的一个。一九二九年春天,蒋介石要讨伐桂系,吴忠信反对武汉用兵,因此李宗仁对他有好感。二十年来南京、广西间对峙成僵局,蒋又派吴忠信出任贵州主席,作为对广西的维系人。今年李宗仁决定参加副总统竞选,也是请吴忠信在蒋、李之间作桥梁,因此这一次蒋在下台前夕,又把吴忠信找了出来。”
  “李宗仁又说:吴忠信告诉他蒋任他为总统府秘书长时,他婉谢了。蒋介石对他说:’看最近内外情势,我非走开不可。你这次担任秘书长,乃是作为我同德邻之间的桥梁;一旦德邻上台,你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于是在吴忠信就职后没几天,蒋介石就派他同张群、张治中三人,到傅厚岗李家商谈,其结果却使蒋介石万分不快。”
  傅泾波喝了口水说下去道:“他为什么非常不高兴呢?因为吴忠信、张群、张治中同李宗仁经过两次会谈,达成了这么一个协议:
  一、蒋先生为便于政策的转变,主动下野;
  二、李先生依法代行总统职权,宣布和平主张;
  三、和谈由内阁主持;
  四、和谈的准备:
  (一)组织举国一致的内阁,其人选另行研究;
  (二)运用外交,特别加强对美、英、苏的关系,以期对中国和平的实现获得赞助;
  (三)主动争取不满政府与主张和平的政治团体及人士。
  ”这个协议由吴忠信拿去给蒋介石看,“傅泾波道:”蒋仔细阅读后说:’我一走开就算了!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么多条件!‘“
  ”后来怎么样?“有人问。
  ”后来,蒋介石就把这个文件搁下来了。“傅泾波道:”这是他的一贯作风,’成其在我‘,即使他要走开,也只能由他自己布置,别人不可代他安排。“
  ”为什么呢?“海军代表人发问。
  司徒道:”因为那个短短的协议中,如改组内阁、运用外交以及争取不满政府的人士等等,都是动摇他统治基础的根本措施,他这个人,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