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列强代理人-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带着他们去救安庆。这一来,我们不但粮食有了,还能多出数十万的士兵来!”

“不行!咱们都是苦出身,杀清妖行,杀老百姓不行!”有将领表态到。不过,更多的人则是陷入沉思。因为,蓝成春说的能增加几十万士兵,这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明朝太祖朱皇帝起兵杀蒙元鞑子,也是如此行事。乱世之中,哪有平安之地?我们又不是杀好人,我们杀的是那些甘为清妖走狗的刁民、妖民!”蓝成春慷慨激昂的说到。

虽然他语气很慷慨,但是却改变不了他提出的战术的邪恶性。实际上,这种顺者活,逆者亡的手段,在捻军中很常用,但是太平军中很罕见。如果这次真的按蓝成春说的行动的话,那这将是太平军起义后最大规模的屠杀平民活动,这么一来,太平军的名声将彻底的臭了。这正是陈玉成一直没有出声同意的原因之所在。

众将争论半天,都没有说服对方,最终还是将目光落在了陈玉成身上。

“兹事体大,容本王再想象!你们退下去吧。”陈玉成皱着眉头说到。

众将应下,都退了下去。陈玉成独自一人站在大堂上看着地图,皱眉沉思。

………………………

江北战事如火如荼,江南也是战乱不停。

最近两个月,杨辅清与刘官芳、李世贤三路大军不停的对曾国藩所在的皖南祁门发起攻击。曾国藩所部虽然人数略少,而且曾部湘军远没有李续宜部湘军精锐,但是曾国藩手下有一员猛将,姓左名宗棠,这人颇为勇悍,多次率领湘军击败长毛,这才保证了祁门不失。

祁门距离安庆两百余里,中间相隔长江。长毛破不了祁门,就无法救援安庆。安庆乃天国根本,所以杨辅清、李世贤、刘官芳三人虽然屡屡吃亏,但仍然不停的对祁门发起进攻。

一月初,从苏州常州方向过来的忠王李秀成终于赶到了皖南,祁门能否攻下,关键就在李秀成的部队上了。

第一百零六章 … 经略寿春

咸丰十一年二月,热河行宫中的咸丰皇帝得知皖中大捷,龙颜大悦,颁下上谕,封赏诸将。

李续宜被任命为‘安徽按察使署理安徽巡抚事’,麾下众将各有提升。这个署理安徽巡抚事,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代巡抚的意思,只要以后再立有战功,就可以实授。

李明峰由记名总兵改为实授,任命为寿春总兵。麾下四营主将,蔡宜群、陈星翰、周景通都升为正四品都司。韦志俊本就为都司职,此次授蓝翎,赏黄金百两。蓝翎也是一种嘉奖,比花翎第一个档次。

韦志俊这次担任诱敌的任务,按理说功劳是足够升职的,但是,朝廷对这个长毛高级将领还是怀有戒心,所以就用了一根蓝翎了事。

李明峰在舒城内得到消息,立刻大宴众将,以为庆贺。毕竟,这次老李从名义上有了一块辖地了。之所以说名义上,是因为寿春附近都是长毛领地,李明峰想去赴任那是不可能的。

正当众人大宴的时候,有士卒上堂传信。

李明峰打开信件一看,原来是李续宜来的信,信中说,庐州陈玉成部有一部分士卒开始拔营北上了,从趋势上看,庐州长毛这次是准备大批启程北上的。北上只有两种目的,要不就是去淮北、河南、山东等地帮助捻军作战;要不就是准备绕过李续宜和李明峰两军组成的防线,走远路救援安庆。

这两招都是风险颇大,李续宜也拿不准陈玉成到底要去哪,所以就命令李明峰去阻截。

这个消息李明峰早就知道了,不过,李明峰的性格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既然陈玉成要走,那又何必拦他?更何况,陈玉成有十几万大军,要想拦截,纯粹是自找死路。

不过,李续宜却对朝廷是忠心耿耿,长毛大军北走,他岂能坐视不理?当年,林凤翔、李开芳率两万长毛北伐都一直打到天津,如今陈玉成拥兵十几万,如果目标是京城,那事情就大条了。

几个月前,北京附近的精锐士兵被英法联军一顿修理,就连僧王铁骑都全军覆没了,如今京津地区绝对算得上是防卫空虚。陈玉成在这个时候真要是北上攻京师,那胜算确实不小。

李明峰将这封信给众将念了,问大家是什么意思。众人都不开口,李明峰直接就问到:“韦志俊,你说!”

韦志俊一愣,考虑了一下才说到:“李续宜大人如今署理安徽巡抚,他是大人您的主管上司,他的命令不能不听。更何况,我等都是朝廷忠臣,替朝廷分忧,阻截长毛北上也是理所应当,而且……。”

李明峰大手一挥,不耐烦的说到:“算了,你就别自诩朝廷忠臣了,我看从你嘴里是问不出什么有用的了。”

韦志俊尴尬的笑了笑,闭口不言。

李明峰再去瞧蔡宜群、陈星翰、周景通,总感觉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话。最后,李明峰说到:“咱们也别扯淡了,就这一万多点的人马,别去给人家送战功去了。让探子多打听打听,啥时候长毛走远了,咱们从后面远远的跟着就行了。”

听了这话,众人不禁愕然。不过,旋即又想起李明峰在三河镇、景德镇也是率军先跑,众人也就释然了。

又过了两日,陈玉成留赖文光率两万人马驻守庐州,他亲自率十余万大军北上。

这时,李明峰却像没事人一样,继续按兵不动。李续宜见到陈玉成都已经出兵了,李明峰竟然还不动,急得一天一令的催促李明峰迅速起兵。

又过了两日,李续宜命令手下将领率三千湘军前来接替常胜军驻扎舒城。此刻,李明峰再也不好意思赖着不动了。在陈玉成出兵六天之后,李明峰率领常胜军四个营不紧不慢的向北进发了。

李明峰一路上是走走停停,等陈玉成西入河南,常胜军这才走到淮南、蚌埠附近。此刻,李明峰得知附近府县都防卫空虚,不禁又动了心思。

寿春就在淮南以西数十里处,他这个寿春总兵管理的就是淮南地区的防务。如果此刻靠着优势兵力,占领寿春,并且将附近府县都攻克,那自己不也算有了一块根据地了吗?

现在,长毛主力西入河南,整个皖中地区只有庐州盘踞着两万长毛,其他府县,都是小股长毛驻守,根本不堪一击。一直想找块地盘立脚的李明峰,忽然发觉现在就是个好时机。

打定主意,李明峰下令,大军攻取寿春。

在清末,寿春是个县城,又非战略要地,所以长毛没有派驻大军屯守,城内仅有六百士卒。他们哪里能顶的住一万多人的猛攻,仅一个时辰,寿春就被攻陷。

李明峰破了寿春,下令留两千人马驻守,另外再分兵四路攻取皖中各处长毛占据的县城。

半个月的时间,凤阳、颍上、正阳关、怀远等处皆被克复。虽然取得了所谓的胜利,不过李续宜仍然是多次发文催促李明峰起兵去追陈玉成。但是,老李一直回复说皖中长毛太多,常胜军已经被脱住了,无法追击。

李续宜也知道李明峰这是胡说八道,因为皖中最多能有五六千长毛,而且还分散在数十个城池中,哪里能拖住常胜军?李明峰不肯进兵,李续宜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坐视陈玉成入了河南。

李明峰拿下寿春之后,把这里当作了老巢,带领军士修理县衙,整备城防,忙的不亦乐乎。

话说,这天李明峰正在指挥修缮寿春城,就听士卒来报,说有一支大军从远处杀来。看服色,并非朝廷兵马,也不是长毛。

李明峰连忙组织士兵上城驻防,站在城头,遥遥望去,果然发现从西方来了一支军队。军中旗号,有打‘吴’字的,也有打‘刘’字的,看来对方主帅是姓吴和姓刘的。

这支军队到了城下三五里处就停了下来,从中出来几十人,骑着马朝着寿春就跑了过来。李明峰看到这些人都留着辫子,明显不是长毛,所以就下令开了城门,放这些人进来。

这几十人进城之后,要求见此城主将。李明峰吩咐了一声‘带上来’,然后就走入城楼之中,摆起了官架子。

李明峰的亲兵拦住了这些人,只让其中的头目上城去见李明峰。这些人还算知趣,走出来两个,放下武器,上了城楼。

两人进了城门楼子,就见城楼中有一年轻的朝廷官员端坐在虎皮大椅上,仔细一瞧,这人头戴珊瑚顶子,官服上绣的是一头狮子。这二人当即明白,找到正主了,连忙跪下磕头,口中说到:“下官刘铭传(吴长庆)拜见大人!”

刘铭传?李明峰听了这两人自报的名号,眯着眼睛瞧着那个自称为刘铭传的人。这人二十四五岁的年纪,长的极为彪悍,对,就是彪悍。用现代话讲,一看这人就不是个善茬子,肯定是个社会上混的人物。

李明峰心中暗想,难道这厮就是历史上第一任台湾巡抚?就是那个号称李鸿章手下第一猛将的刘铭传?

“你叫刘铭传?”李明峰面带疑惑的问到。

“正是末将!”刘铭传回答的虽然坚决,但是内心中也有些疑惑,难道这位李大人还听说过我的名字不成?

李明峰从虎皮大椅上站了起来,将刘吴二人扶起,高兴的说到:“哎呀!你二人的大名我也早就听说了。”

李明峰随便胡诌了这么一句,却给刘铭传和吴长庆激动的手都发抖了。

“你二人为什么带兵来寿春?”李明峰问到。

虽然对面站的是未来的台湾巡抚,但是李明峰却没有什么激动的,因为这几年历史名人他都见的太多了,再见一个刘铭传倒也没什么。现在关键的是,这刘铭传、吴长庆二人带兵来这里是为了什么。

听了李明峰的问话,刘铭传和吴长庆又跪了下来,一边磕头一边哭哭啼啼的将事情讲述了一遍。

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安徽成了重灾区,尤其是皖中和皖北,兵匪捻毛四股势力交错其中。兵,自然就是朝廷的士兵;匪,就是趁乱而起的土匪;捻;就是捻军;毛就是长毛。这四股势力在皖中北地区不断征战,导致当地民不聊生。

为了保卫乡土,各地有钱的士绅纷纷响应朝廷号召,出资组建团练,以免遭兵祸。

这吴长庆的父亲就是早期的组建团练的人之一,但是,后来在战争中被长毛杀死。吴长庆子承父业,就继续掌管团练。

再说这刘铭传从小也不是个老实的角色,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稍微长大了点,又经常意气用事,后来将乡里的一个大地主给宰了,把金银财宝都分给了相邻。这样一来,刘铭传就成了通缉犯。

后来长毛、捻子闹的太大了,当地官府突发奇想,赦免了刘铭传的罪名,让他组织团练对抗长毛。刘铭传本就悍勇好斗,如今既能打仗,又能免去罪名,他当然愿意做。再加上,他在附近几个县,因为劫富济贫的事迹广为流传,所以名声极佳。刘铭传大手一挥,无数青壮年男子都纷纷投入麾下。

长毛虽然在安徽势力颇大,但却一直没有占领颍州(今阜阳市),就是因为有吴长庆和刘铭传的两支团练在。

本来区区一个颍州,也并非什么战略要地,既然难攻,长毛也就索性不要了。但是,这次陈玉成大军十几万进入河南的途中就要路过颍州。这吴长庆和刘铭传都是胆大包天的人物,见到陈玉成如此大军竟然也不怕,两人带着手下团练,在颍州附近准备和陈玉成一较高下。

不过,两人麾下仅仅有七八千人,而且武器装备都极为落后,又都是没经过正规训练的团练士兵。就凭这样的军队,如何能与太平天国的主力部队对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